我炒股十年了,亲眼见过太多散户在中长线投资上栽跟头。上周老张拿着手机冲进我家,满屏的K线图晃得我眼晕,他嘴里念叨着"明明金叉了怎么还跌"。这场景让我想起五年前的自己——盯着MACD红绿柱能看一整天,结果账户还是绿油油的。直到我把MACD、TRIX、CCI三个指标串起来用,才发现原来中长线选股真不是简单看个金叉死叉就行的。
先说个反常识的结论:MACD+TRIX+CCI组合用好了,能过滤掉80%的假信号。很多人不知道,这三个指标其实对应着股价运行的三个维度——MACD看动量变化,TRIX抓趋势延续性,CCI测极端价格波动。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调料、食材三要素,选股也得兼顾这三个维度。
上周有个学员问我:"MACD金叉了该不该进场?"我反手就调出某新能源龙头的周线图。去年3月MACD确实出现金叉,但TRIX还在水下趴着,CCI更是贴着-100走。这种时候冲进去,跟蒙着眼走钢丝有什么区别?果然,股价后来整整横盘了四个月。
实战中我总结出三个关键点:第一,MACD零轴上方的二次金叉才有价值;第二,TRIX必须连续5根K线站稳信号线;第三,CCI突破-100要配合成交量放大。这三条规则像筛子,能把那些虚张声势的假突破都筛掉。有次我发现某消费股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果断建仓后吃了波40%的主升浪——当然,现在这种票越来越难找了。
说到这你们可能要问:指标组合这么管用,为啥还有那么多人亏钱?这里有个血泪教训:再好的技术指标也得配合基本面验证。去年我差点错过一只大牛股,当时技术面都达标了,但没注意到公司正在被机构集体唱空。幸亏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分析功能,实时监控到分析师观点突然转向,这才避免割肉离场的悲剧。
现在看盘我习惯先扫一眼舆情监控。比如某天突然弹窗提醒"某半导体企业获大额订单",这时候再去看MACD刚好在零轴上方黏合,TRIX开始抬头,CCI突破+100。三指标共振+利好催化,这种机会才是真金白银。说真的,现在信息爆炸时代,普通散户想靠手动盯盘根本玩不转,每天花1块钱让AI帮忙盯消息,省下的时间够研究十只股票了。
附图解析里有个典型案例:今年2月的某基建股,MACD在零轴上方形成空中加油形态,TRIX连续8天站稳信号线,CCI从超卖区强势拉回。更重要的是舆情系统监测到该股连续三天登上机构推荐榜,这种技术面与消息面的共振,才是中长线布局的黄金买点。
不过要提醒大家,任何技术指标都有局限性。有次我碰到三指标同时发出买入信号,结果股价却突然跳水。后来查舆情报告才发现,原来是公司大股东悄悄减持了。这个教训让我明白:技术面是骨架,消息面是血肉,资金面才是灵魂。现在我做决策前一定会看舆情宝的机构报告,毕竟跟着聪明钱走总比自己瞎琢磨强。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中长线投资就像种树,得选对苗子(选股),定期施肥(跟踪消息),还要防虫害(规避风险)。我见过太多人把技术指标当万能钥匙,却忘了股市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好在现在有智能工具帮我们盯梢,就像给投资上了双保险。要是五年前就有舆情监控系统,我的白头发起码能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