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3年散户血泪总结:炒股看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我用这招少交20万学费

钟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K线图,手里的咖啡已经凉了。这是我在股市摸爬滚打的第三年,记得刚入市时,我和所有新手一样纠结过一个问题:炒股到底该看基本面还是技术面?直到去年踩了个大坑,我才真正想明白这件事。

3年散户血泪总结:炒股看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我用这招少交20万学费

1. 基本面派和技术面派,谁更靠谱?

刚炒股那会儿,我每天抱着财报研究市盈率、净利润,甚至把行业政策背得滚瓜烂熟。有次看到某消费股毛利率连续三年增长,想都不想就重仓了。结果呢?股价愣是横盘了半年,最后还赶上高管减持的消息,亏得我直跺脚。

后来转投技术面,什么MACD金叉、布林线开口,每天画图画到手软。有段时间确实赚了点快钱,但去年市场突然风格切换,之前突破颈线的股票集体跳水,账户里的浮盈转眼成了绿油油的韭菜地。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股市里根本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就像做菜不能只放盐或只放糖,投资也得学会“看人下菜碟”。比如做中长线布局,肯定得看公司盈利能力和行业前景;要是做短线波段,量价关系、资金流向这些技术指标反而更灵敏。

2. 那个让我少亏30万的发现

去年有件事让我彻底改变思路。当时关注到某制造业股票突然放量突破年线,技术面看着要启动。但仔细一查才发现,原来公司刚被曝出海外订单腰斩,基本面早就恶化了。果然,股价冲高两天就暴跌20%。

这件事让我惊出一身冷汗。后来我开始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先用基本面筛出质地好的股票池,再用技术面找买卖时机。碰到消息面和技术面共振的时候,胜率明显提高。就像上个月,某科技股刚公布超预期的研发投入,第二天周线就形成多头排列,这种双保险的机会,我果断加了仓。

3. 散户最容易忽视的致命细节

不过话说回来,散户最大的劣势不是钱少,而是信息差。有次我买的医疗股明明技术形态很好,突然闪崩15%,后来才知道是主力提前知道了集采消息。这种明枪暗箭,光看K线哪防得住?

更扎心的是,现在市场消息满天飞,昨天还说政策利好,今天就有专家唱反调。上个月看到某券商研报强烈推荐的新能源股票,结果刚买进去,公司就传出裁员传闻,这种信息滞后真要命。

这时候我突然理解为什么专业机构都在用智能工具了。就像我现在用的希财舆情宝,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动态,从突发新闻到股吧讨论都不放过。最实用的是那个AI解读功能,直接把专业术语翻译成大白话,告诉你这条消息算不算重大利好。

4. 每天1块钱的偷懒秘籍

可能有朋友会问:既要看财报又要盯盘,哪有这么多时间?我以前也这么觉得,直到发现个取巧的办法——用工具代替人工盯盘。现在我每天早上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股票日报,里面把利好利空消息、机构评级变化都整理好了。上周五就是看到某消费股的舆情报告提示“渠道库存超预期”,赶紧在回调前止盈,躲过了一波5%的下跌。

说实话,这工具每天成本不到1块钱,但帮我省下的何止是时间。现在遇到突发消息,手机立马能收到希财网公众号的推送提醒,再也不用担心变成最后知道消息的接盘侠。有时候想想,要是三年前就有这种工具,可能少交很多学费。

5. 给新股民的真心话

看着账户里逐渐修复的曲线,我越来越确信:炒股就像开车,基本面是导航地图,技术面是仪表盘,缺了哪个都容易翻车。但最重要的是系好安全带——永远别满仓,永远留后手。

最近市场波动加大,建议大家重点关注有政策预期的方向。比如最近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板块,既有顶层设计支撑,又有资金持续流入的迹象。当然,具体操作还是要看个股的业绩兑现情况,千万别被概念炒作迷了眼。

(想实时掌握个股舆情变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领取3天希财舆情宝体验权限,现在注册还送《2024下半年投资机会图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