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散户必看!3分钟搞懂基本面与技术面区别,这样选股更省心

资深小周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炒股快十年了,见过太多新手股民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之间纠结得睡不着觉。前两天有个刚入市的朋友问我:"看财报和看K线到底哪个管用?"这个问题让我想起自己刚入市时,盯着电脑屏幕上红红绿绿的K线图,手抖得连交易密码都输错三次的窘样。

散户必看!3分钟搞懂基本面与技术面区别,这样选股更省心

其实两种分析方法就像炒菜的锅铲和火候——缺了哪个都炒不出好菜。基本分析是让你看懂这盘"菜"的原材料质量,技术分析则是教你掌控烹饪的火候节奏。去年有个做餐饮的粉丝告诉我,他疫情期间靠着研究消费股的年报,在行业复苏前三个月就埋伏进场。但真正让他拿住筹码的,反而是MACD指标给出的持续多头信号。你看,这俩方法根本就是互补的。

先说基本面分析这个"慢功夫"。你得像侦探查案似的,把上市公司的三张报表翻个底朝天。资产负债表是体检报告,利润表是成绩单,现金流量表才是真金白银的生存指南。去年某新能源企业账面上利润增长30%,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居然是负数,这种"赚了利润没见钱"的坑,光看技术图形绝对发现不了。

但基本面分析有个致命弱点——信息滞后。等普通散户看到财报,机构早就提前三个月布局了。这时候就需要技术分析来捕捉市场情绪。不过我要提醒各位,技术指标可不是占卜工具。去年有个小伙子非说RSI指标到20就必涨,结果在下跌趋势里连续补仓,硬是把50万本金补成了20万。技术分析真正的价值,在于帮你识别资金流向和市场共识。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发现:越是基本面扎实的股票,技术分析反而越有效。因为当价值投资者和趋势交易者形成共振时,股价最容易走出持续性行情。就像2020年那波消费股行情,既有业绩反转的基本面支撑,又有周线级别MACD金叉的技术确认,这种"双保险"机会十年难遇。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血泪教训。2018年我重仓过一只业绩亮眼的医药股,结果栽在带量采购政策上。当时要是有个能实时监控行业政策变化的工具,估计能少亏20%。现在用着希财舆情宝,每天开盘前看看自选股的舆情报告,突发政策、机构评级变动这些重要信息自动推送到手机,确实省心不少。特别是它的AI解读功能,能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上次有个医药集采的消息,系统直接标注了"利空程度中等,预计影响周期2-3个月",这对散户来说简直就是救命指南。

技术分析的门道其实藏在细节里。很多新手盯着日K线看突破,老手却在观察月线级别的支撑位。去年光伏板块调整时,有个资深操盘手教我:当板块指数回踩三年均线,同时月成交量缩至巅峰期的1/3,这往往就是中线布局的黄金坑。这个规律在最近的新能源车板块又应验了,可惜多数散户被日线级别的震荡洗出去了。

要说哪种方法更靠谱,我觉得得看你的资金量和时间。5万本金天天盯盘做短线,不如50万资金做波段实在。上班族真没必要学职业操盘手那套,每天花1块钱用舆情宝看看机构报告,比自己翻几百份研报强多了。上周系统提示某科技股的机构目标价平均上修15%,结合月线级别的杯柄形态,这种机会抓住了就是稳稳的幸福。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股市里没有稳赚的方法,但有提高胜率的工具。与其在两种分析方法里钻牛角尖,不如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我现在账户里常年保持3成基本面票,3成技术面票,剩下4成机动资金,再配合舆情宝的每日监控,既不会错过突发机会,又能守住风险底线。刚入市那会儿要是有这种智能工具,至少能少走三年弯路。

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现在点击菜单栏还能免费领取3天舆情宝体验权限。每天不到1块钱的成本,换来的可能是避开一个大坑或者抓住一次机遇,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