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VS基金怎么选?十年老股民的血泪总结:3个错位认知决定你的钱袋子

明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明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前几天和朋友聚餐,他神秘兮兮地问我:"老张啊,我看别人炒股赚得风生水起,可自己买基金半年了还在亏,你说这股票和基金到底该怎么选?"这个问题就像突然按下的暂停键,让我想起十年前自己刚入市时的迷茫。现在的我虽然也算半个老股民,但每次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还是会想起那些在K线图里摸爬滚打的日日夜夜。

股票VS基金怎么选?十年老股民的血泪总结:3个错位认知决定你的钱袋子

先说个最直观的比喻:买股票就像亲自去菜市场挑水果,得挨个看品相、尝味道;买基金就像直接买果篮,有人帮你搭配好了。但真实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搞不清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把辛苦钱扔进了错误的篮子里。

先说说我的血泪教训吧。2018年那会儿,我同时持有某消费股和消费主题基金。当时股价从高点跌了30%,我坚信自己眼光独到,结果越补仓亏得越惨。反观基金账户,虽然也在跌,但因为有其他持仓对冲,跌幅只有15%。那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股票是单兵作战,基金是集团军作战。就像去年新能源板块大起大落,单独押注某家公司的投资者可能亏掉底裤,但布局新能源基金的却能靠行业整体发展分一杯羹。

不过话又说回来,去年我重仓的某医药基金收益还跑不赢自己选的医疗器械股。这说明什么?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对等的。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数据,过去十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化收益约12%,但前10%的个股年化收益能达到30%以上。这组数据看得人心跳加速对不对?但别忘了,能选中那前10%个股的人,可能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

现在说点掏心窝子的选择技巧。如果你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每天能盯盘的时间不到半小时,那我劝你还是别碰个股。去年我用希财舆情宝监控自选股时,发现某持仓股在凌晨突发利空公告,要不是系统及时推送,第二天开盘根本来不及反应。这种信息差在股市里就是真金白银的较量,普通人哪有精力24小时盯消息?

再说个反常识的观点:你以为买基金就能高枕无忧?我认识个大姐,5年前买了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到现在还亏20%。为啥?因为基金也有风格漂移、规模臃肿的问题。这时候就得学会看基金的"体检报告",比如持仓集中度、换手率这些指标。最近我发现希财舆情宝的机构报告功能挺实用,能直接把几十份研报的重点提炼成白话文,这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真是救星。

其实投资最难的不是选股选基,而是认清自己。就像我那个开餐馆的朋友,明明是个急性子,非要学别人价值投资,结果三天两头换股,手续费都比亏损多。现在他改用基金定投,心态好多了。所以说啊,选择之前先做个"投资者体检":你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储备、时间精力,这些都比市场行情更重要。

这里必须吐槽下某些自媒体,整天喊着"无脑买入""稳赚不赔",把投资说得跟买菜似的。要我说,投资哪有这么简单?光是弄懂股票和基金的区别,就够新手学上三个月。不过现在有了智能工具辅助,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就像我最近在用的这个舆情监控,每天花1块钱,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待命的投资助理,关键信息随时推送到手机,省得自己天天刷新闻。

最后给个实在建议:刚开始不妨用"核心+卫星"策略。把70%资金放在宽基指数基金当压舱石,剩下30%尝试自己看好的行业或个股。这样既不会错过行情,又能满足操作欲望。记住,投资是场马拉松,活得久比跑得快更重要。就像我师父说的:"股市里最珍贵的不是涨停板,而是你还能在场内继续玩的入场券。"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