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人问我等额本息的利息到底是怎么算的,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不算复杂,但得先把基础逻辑理清楚才行。等额本息就是每个月还的钱数固定,但里面的本金和利息占比一直在变——前期利息多本金少,后期反过来。

要算利息,得先知道几个关键数字:贷款的总本金、年利率(注意要转换成月利率,就是年利率除以12)、总共要还多少个月。比如年利率5%,月利率就是5%÷12≈0.4167%,贷款10年就是120个月。
首先得算出每个月固定要还的总金额,这个公式是: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 -1】。这里的(1+月利率)的还款月数次方,比如120个月就是乘120次(或者用计算器的幂函数)。
知道每月还款额后,就能算每个月的利息了。第一个月的利息最直接,就是贷款本金乘以月利率,因为这时候还没还过本金。第一个月还的本金,就是每月还款额减去第一个月的利息。
到了第二个月,剩余的本金就变成原来的本金减去第一个月还的本金,所以第二个月的利息就是这个剩余本金乘以月利率。然后第二个月还的本金,还是每月还款额减去第二个月的利息。就这样逐月算下去,每个月的利息都会比上个月少一点,本金多一点。
这里有个容易搞错的地方:月利率一定是年利率除以12,不是除以365。很多人用日利率乘以30来算月利率,其实不对,因为银行计算贷款月利率的标准就是年利率除以12。
如果觉得手动算麻烦,也可以用Excel的PMT函数来验证。比如在Excel里输入=PMT(月利率,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就能直接得到每月还款额,和自己算的对比一下,就能确认有没有错。
其实等额本息的利息逻辑核心就是:利息只跟当月剩余的本金有关,还得越多本金,下个月的利息就越少。理解了这个,就算不用公式,也能大概明白银行给的还款计划里利息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