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很多留言,说自己在贷款平台上明明看到有可用额度,点击借款时却总是失败,有的提示综合评分不足,有的直接显示暂时无法借款。这种有额度却借不出的情况,其实在贷款过程中挺常见的,但很多人搞不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今天我就结合平时的经验,跟大家聊聊可能的原因和具体该怎么解决。
先说说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个人征信状态发生了变化。很多人以为平台显示有额度就稳了,其实你看到的额度大多是预审批额度,是平台根据你最初注册时的信息给的评估。但真正点击借款时,平台会实时查询你的最新征信报告。如果最近几个月内你有信用卡忘记还款导致逾期,或者频繁申请了其他网贷、信用卡(也就是征信上的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查询记录太多),平台会觉得你当前资金紧张,还款风险高,自然就会拒贷。我见过不少用户,就是因为上个月不小心逾期了几天信用卡,结果这个月借款就失败了,所以征信真的要随时留意。
再就是个人信息不一致或过期。比如你注册平台时用的手机号后来换了,却没在平台上更新,借款时需要接收验证码,结果收不到,肯定借不了。还有绑定的银行卡,如果不是本人名下的一类储蓄卡,或者银行卡状态异常(比如被冻结、挂失),平台放款时校验不通过,也会失败。另外,身份证有效期到了没及时更新的情况也不少见,现在很多平台都会定期核查身份信息,过期了不更新,审核肯定过不了。
平台自身的额度规则也可能有影响。有些平台的总额度看着很高,但可能分了不同产品,比如消费贷额度、经营贷额度,你申请的产品和额度匹配的产品对不上,自然借不出。还有的平台有单笔限额,比如总额度10万,但单笔最多只能借3万,你非要一次借5万,肯定会失败。另外,平台资金紧张的时候,比如月底、季末,银行和平台的放款额度可能会收紧,虽然页面显示有额度,但当天的放款额度已经用完了,这种情况只能换个时间段再试。
最后一点,就是你的资质和平台当前的要求不匹配了。比如你申请时是上班族,有稳定收入,但现在离职了,变成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平台会重新评估你的还款能力。或者你最近新增了其他贷款,每月的还款金额超过了收入的50%(也就是负债比例太高),平台会担心你还不上钱,拒绝借款也很正常。
那具体该怎么解决呢?我给大家整理了几个步骤,按顺序排查基本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第一步,先查自己的征信报告。通过央行征信中心官网(www.pbccrc.org.cn)或者线下网点就能查,每年有2次免费查询机会,别浪费。重点看三个地方:有没有近2年内的逾期记录(哪怕是几天的小逾期也要注意)、近6个月的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查询次数(超过6次就可能有影响)、当前的贷款和信用卡欠款总额(负债太高会拉低评分)。如果有逾期,先把欠款还清;如果查询次数太多,最近3个月别再申请任何贷款、信用卡,养一养征信。
第二步,核对并更新平台个人信息。登录贷款平台APP,进入我的页面,检查手机号是不是当前在用的实名手机号,银行卡是不是本人名下正常使用的一类储蓄卡(最好是大行的,小银行的卡偶尔会有放款失败的情况),身份证信息是不是在有效期内。有过期或不一致的,马上更新,更新后一般需要重新进行实名认证(比如人脸识别),完成后再试试借款。
第三步,仔细看平台的借款规则。在借款页面找到借款须知或额度说明,看看有没有单笔限额、用途限制(比如有的平台额度只能用于消费,不能用于经营)。如果总额度10万,但单笔最多借3万,那就分两次借;如果是用途不符,就换对应用途的产品申请。另外,换个时间段申请也很重要,比如早上9-10点、下午2-3点,平台资金相对充足,成功率会高一些。
第四步,调整自己的资质和借款金额。如果是因为负债太高,先想办法还掉一些小额贷款,降低每月还款压力;如果是收入不稳定,尽量提供最近3个月的银行流水,证明有稳定收入来源。借款金额也可以适当降低,比如原本想借5万,先试试借2万,有时候金额小一点,平台的审核会宽松一些。
最后提醒一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具体原因,别盲目换平台申请,频繁申请只会让征信更花,反而更难借到钱。如果试了以上方法还是不行,也可以考虑换一个正规的贷款平台,但前提是确保自己真的有借款需求,并且能承担还款责任,毕竟借钱是要还的,别因为有额度就盲目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