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我的征信是不是花了?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得先解释:征信花这三个字,央行征信中心其实没给过官方定义,它更像是我们金融行业里,对征信报告状态不太好的一种俗称。那到底怎么才算征信花了?结合我这些年帮客户分析征信报告的经验,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先看查询记录里的硬查询次数。啥是硬查询?就是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这三类查询。你想啊,如果你半年内,为了办信用卡、申请贷款,或者给别人做担保,被金融机构查了七八次征信,报告上这一页全是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的记录,那十有八九会被认为是征信花了。为啥这么说?因为频繁查征信,会让银行觉得你最近特别缺钱,到处申请借钱,还款能力可能不稳定,风险自然就高了。我见过最夸张的客户,三个月内硬查询次数12次,结果申请房贷直接被拒,后来才知道他那段时间看到网贷广告就点测额度,以为不借钱没事,哪知道每次点击都算一次查询。
再看你名下的信贷账户数量。打开征信报告的信贷交易信息明细,看看你有多少张信用卡、多少笔贷款没结清。如果信用卡超过10张,每张都刷了不少额度,同时还有五六笔网贷在还,甚至还有什么消费分期、融资租赁的账户,这种情况也容易被说征信花。不是说账户多就一定花,关键是太杂太多。比如有的人,手里七八张信用卡额度加起来十几万,又在三四个网贷平台各借了几千块,虽然都按时还款没逾期,但银行一看这么多账户,会觉得你资金管理能力可能不太好,或者隐性负债太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短期内频繁换机构申请信贷。比如这个月在A银行申请信用卡被拒,下个月又去B网贷平台借小额贷款,没过几天觉得额度不够,再去C平台申请。就算每次申请都没成功,征信报告上也会留下一串申请记录。金融机构看到这种记录,会觉得你饥不择食,到处找钱,肯定会谨慎放贷。我常跟客户说,申请信贷产品前,先去了解下基本申请条件,比如年龄、收入、征信要求,自己都不符合还去申请,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把征信搞花,太不值当了。
这里得特别说清楚,征信花和征信黑不是一回事。征信黑是指有严重逾期,比如连续三个月不还钱,或者两年内累计逾期六次,甚至有呆账、坏账记录,这种是实打实的信用问题。而征信花呢,更多是查询太频繁、账户太杂这些软问题,虽然没逾期严重,但一样会影响贷款审批,尤其是银行的房贷、经营贷这类大额贷款,对征信干净度要求特别高。
想知道自己征信到底花没花,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查份征信报告。去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注册账号,申请个人信用报告,第二天就能看到电子版;或者带上身份证去线下征信查询点打印,每年有两次免费机会。拿到报告后,重点看这几块:查询记录里的硬查询次数(数最近半年的)、信贷交易明细里的未结清账户数量(尤其是网贷账户)、有没有短期内集中的申请记录。把这些信息捋清楚,基本就能判断自己的征信是不是花了。
说到底,征信报告就像咱们的金融身份证,干净的征信才能让贷款、办卡更顺利。平时少点网贷平台的测额度,申请信贷前先做足功课,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乱申请,保持征信报告的整洁,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