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用户跟我说,自己查征信的时候,突然发现报告里多了一条马上消费金融的记录,金额不大,但自己完全没印象什么时候跟这个机构打过交道,一下子就慌了。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先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理清楚是怎么回事。
先说清楚,马上消费金融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机构,它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有正规金融牌照,主要做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所以征信上出现它的记录,本质上是有贷款相关的业务关联,至于是不是你自己办的,就得具体分析了。
最常见的可能,是你自己确实办理过相关业务,但可能忘了。现在很多人借钱或者分期购物,不一定直接跟银行打交道,可能是在一些电商平台、消费APP上操作的。比如你在某个平台借过小额贷款,或者买手机、家电的时候办了分期,当时可能没仔细看合同里的实际放款方是谁,而这些平台很多时候是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的,马上消费金融就是常见的合作方之一。比如有些购物平台的白条分期购,或者借贷平台的小额借款,资金可能就是马上消费金融放的,所以征信上会显示它的名字。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信息被冒用了。比如身份证丢过,或者手机号、银行卡信息泄露,被别人拿去办了贷款,放款方正好是马上消费金融。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也确实发生过,尤其是如果记录显示的放款时间、金额你完全没印象,就得警惕了。
那具体怎么核实呢?第一步,先仔细看征信报告里的详细记录。报告里会写清楚是贷款还是担保,放款时间、金额、还款状态(正常、逾期还是结清)。这些信息能帮你回忆:比如金额是几千块,时间在半年前,你想想那段时间有没有买过什么大件分期,或者急用钱在哪个APP上借过钱。
第二步,自己捋一捋近期的借款和分期记录。现在很多消费场景都会用到分期,比如手机店的0首付分期、线上商城的分12期付款,甚至有些医美、教育机构的分期,背后可能都是消费金融公司在放款。你可以打开常用的购物APP、借贷APP,看看账单里有没有相关的还款记录,或者查一下银行卡流水,有没有来自马上消费金融的进账(借款)或扣款(还款)。
第三步,直接联系马上消费金融的客服。官网或者APP上能找到官方客服电话,打过去说明情况,提供你的身份证号,让客服帮你查一下这条记录对应的具体业务:是通过哪个平台办理的,借款用途是什么,当时留的联系方式是不是你的。如果客服说的平台你有印象,那基本就能确定是自己办的业务;如果完全陌生,那可能就是信息冒用。
如果核实后发现是自己的业务,那就重点看还款状态。如果显示正常,说明还款没问题,不用管;如果有逾期记录,那得赶紧把欠款还上,不然影响征信。要是确实是自己忘了,以后记得按时还款就行。
如果核实后发现不是自己办的,比如客服说的平台你从没注册过,或者预留手机号不是你的,那大概率是被冒用了。这时候别犹豫,马上跟客服说清楚情况,要求他们核查并暂停相关业务,同时让他们提供异议处理的流程。你自己也要保留好通话记录、客服回复的凭证,然后去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提交异议申请,说明这条记录是冒用导致的,申请删除。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最好再报警,拿到警方的回执,作为后续处理的证据。
说实话,现在征信记录越来越重要,大家平时真得留点心。借网贷、办分期的时候,别光看额度和利息,一定要仔细看合同里的放款方是谁,记一下机构名称,省得以后征信上出现记录自己都懵。另外,建议每年至少查一两次征信报告,发现陌生记录及时处理,别等影响贷款了才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