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平安普惠和平安银行是一家吗?关系与区别解析

俞经理            来源:希财网
俞经理 贷款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个老用户特意打电话来问我,说他前阵子在平安普惠办了笔小额信用贷,这两天又刷到平安银行的贷款广告,心里犯嘀咕:“这平安普惠和平安银行,听着都带‘平安’俩字,到底是不是一家啊?要是以后再贷款,找哪个更靠谱?”其实不光是他,我在贷款行业摸爬滚打这十年,每年都能遇到几十位借款人把这俩名字弄混,甚至有人直接跑到平安银行网点说要办“平安普惠的氧气贷”,结果白跑一趟。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跟大家掰开揉碎了说清楚——这俩到底啥关系,又该怎么区分。

平安普惠和平安银行是一家吗?关系与区别解析

先说说最核心的:平安普惠和平安银行,确实都姓“平安”,但法律上是两家独立的公司。它们的“爸爸”都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像一个大家族里的两个兄弟,虽然住一个小区(同属平安集团),但各有各的户口本(独立法人资格)。这点很重要,后面要说的业务、产品、监管差异,都跟这个“独立”有关。

具体到业务范围,差别就更明显了。平安银行是咱们常说的“正经银行”,拿的是商业银行牌照,受银保监会直接监管。你去平安银行网点,能办的业务多了去:存钱、取钱、办信用卡、房贷、车贷,还有企业贷款、票据贴现这些对公业务,跟咱们熟悉的工行、建行功能差不多。它的贷款产品,比如“新一贷”“税金贷”,都是银行自己的钱放出去,利率、额度、还款方式都得按银行的规矩来,相对稳定。

而平安普惠呢,它的全称是“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听着有点绕,说白了就是专门做“普惠金融”的业务板块。它本身没有银行牌照,主要通过旗下的小贷公司(比如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比如平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来开展业务,还会跟其他银行、信托公司合作“助贷”——简单说,就是帮合作机构找客户、做初步审核,自己也可能提供担保服务。所以你在平安普惠申请贷款,合同里可能会出现“某某银行放款”“平安融资担保提供担保”这样的字眼,这跟平安银行“自己出钱放贷”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产品上的差异更直观。我去年帮一个开小超市的老板办贷款时,他一开始分不清两者,先去平安银行问“能不能贷30万周转”,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他的超市刚开半年,流水不够,不符合“税金贷”的申请条件。后来他找到平安普惠,通过“业主贷”(针对小微企业主的信用贷)申请,因为能提供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和近三个月的收款记录,加上平安普惠的担保公司愿意为他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批了25万。这就是典型的区别:平安银行的贷款更看重传统资质(比如银行流水、纳税记录、征信报告的“干净度”),而平安普惠因为有担保、助贷模式,对资质的包容性可能更强一些,但相应的,除了利息,可能还会有担保费、服务费,综合成本得仔细算。

还有个大家常踩的坑:以为在平安普惠贷款,征信报告上会显示“平安银行”。其实不是。如果是平安普惠的小贷公司放款,征信上会显示“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如果是合作银行放款,会显示合作银行的名字;要是有担保,担保记录也会单独体现。之前有个用户就因为这个闹过误会,他以为自己在“平安银行”有笔贷款,去银行打印征信才发现记录在普惠名下,跑来问我是不是被骗了——其实只是没搞清楚放款主体而已。

监管方面也得提一嘴。平安银行作为银行,一举一动都在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从贷款额度到利率上限,都有明确规定;平安普惠因为涉及小贷、担保、助贷等多种业务,监管主体就复杂些:小贷业务受地方金融监管局管,担保业务有专门的担保业监管规定,助贷业务还要遵守合作机构的监管要求。但不管谁监管,正规性是没问题的,毕竟背靠平安集团,合规这块还是有底线的。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是办传统银行业务,比如大额房贷、企业经营贷(需要对公账户那种),直接找平安银行更合适,网点多、流程规范;如果是小额应急、资质稍微复杂点(比如自由职业者、征信有轻微瑕疵),可以看看平安普惠的产品,但一定要问清楚:谁放款?有没有担保费?综合年化利率多少?这些都写在合同里,别嫌麻烦,一条条核对清楚。

总之啊,平安普惠和平安银行就像一棵大树上的两个分枝,同根同源,但各有各的生长方向。搞清楚它们的关系,贷款时才能少走弯路,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