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问借呗怎么开通先息后本还款方式的。有个朋友说得特别实在:“手头紧的时候,能每月只还利息,到期再还本金,压力能小一大截。”确实,先息后本这种方式对短期周转的人来说挺友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开通。今天就结合我接触过的真实情况,跟大家聊聊具体怎么操作,以及哪些关键细节容易被忽略。
先得说清楚,借呗的还款方式不是自己手动“开通”的,而是系统根据你的账户情况动态匹配的。我之前帮一个做小生意的客户看过,他借呗额度8万,一直用等额本息还款,后来有次他要进一批货,急需流动资金,想改成先息后本,结果发现借款页面根本没有这个选项。他当时还挺着急:“是不是我操作不对?”其实不是操作问题,是系统没给他开放这个权限。
那系统到底看哪些条件呢?从实际案例来看,主要有三个核心维度。第一个是信用状况,尤其是芝麻信用分和征信报告。我接触过的能开通先息后本的用户,芝麻信用分基本都在700分以上,而且征信报告里没有任何逾期记录——哪怕是信用卡忘了还几十块钱,都可能让系统觉得你还款意识不够。有个用户芝麻分720,但因为两年前有次信用卡逾期3天,到现在借呗还款方式里都只有等额本息,这点一定要注意。
第二个是借呗使用记录。经常用借呗且按时还款的用户,开通先息后本的概率更高。我有个客户,每个季度都会用借呗周转两三次,每次额度不大(几千到一万),但从来没逾期过,用了一年左右,有次借款时突然发现多了“先息后本”的选项。他自己都说:“之前还以为只有大额借款才有这个方式,没想到小额用多了也能开通。”反过来,如果借呗开通后长期不用,或者偶尔用还提前还款(比如借10天就还了),系统可能会觉得你对灵活还款方式需求不大,自然不会开放。
第三个是账户稳定性。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付宝的使用频率,比如平时用支付宝转账、消费、交水电费,绑定公积金、社保并保持正常缴纳,系统会觉得你是“活跃且稳定”的用户;二是负债情况,如果你当前有其他网贷没还清,或者信用卡刷爆了,系统可能会担心你的还款能力,即使信用分高,也可能不给先息后本选项。我之前遇到一个用户,芝麻分750,但同时借了3个网贷,借呗额度虽然有5万,却一直只有等额本息,后来他结清了其他网贷,两个月后就看到先息后本了。
知道了条件,具体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先息后本选项呢?步骤其实很简单。打开支付宝,进“借呗”页面,点击“去借钱”,输入借款金额后,在“还款方式”那里就能看到可选的方式——如果有“先息后本”,直接勾选就行;如果没有,就说明当前系统没开放。这里要提醒一句,不同借款金额对应的还款方式可能不一样,比如借1万没有,借3万可能就有,建议多试几个金额看看。
如果暂时没有先息后本选项,有没有办法提升开通概率?结合用户反馈,有三个实操技巧。第一个是“养信用”,每月按时还信用卡、借呗,别逾期;第二个是“增加账户活跃度”,用支付宝交社保、公积金、还房贷,买少量余额宝理财(不用多,几千块就行,主要让系统看到你有资金管理意识);第三个是“合理借款”,别频繁借小额短期(比如7天、14天),可以试下借3个月以上的期限,按时还完后,系统可能会调整还款方式。我有个用户之前只用7天短期,后来听建议借了6个月等额本息,还完后再借,就看到先息后本了。
最后必须说句实在话:先息后本虽然前期压力小,但总利息比等额本息高。比如借10万,分12期,先息后本每月还利息大概400多(具体以借呗页面显示为准),到期还10万本金,总利息5000左右;等额本息每月还8600多,总利息3000左右。如果借款期限长,利息差距会更大。所以如果不是短期周转(比如3-6个月),建议对比下两种方式的总利息再决定,别只图前期轻松。
总之,借呗先息后本不是“开通”而是“匹配”,核心是让系统觉得你“信用好、需求稳定、还款能力强”。平时多注意信用维护和账户使用习惯,说不定哪天打开借呗,就发现这个选项悄悄出现了。当然,借钱始终是大事,不管哪种还款方式,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别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