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看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满心欢喜准备去申请低利率的首套房贷款,结果银行告诉你:“对不起,先生/女士,您这不是首套了!” 那一盆冷水浇下来,透心凉啊!确认首套房资格这件事,还真不是凭感觉说了算,它直接关系到你的钱包,利率相差可能就是几十万的事。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作为一个曾经的"懵圈者",后来弄清楚了门道,总结出的4个确定首套房的硬核方法。别踩我踩过的坑了!
方法一:最官方、最权威——查不动产登记信息!
别嫌麻烦,这招最稳当。带上你的身份证,直奔你购房所在地(注意是房子所在地,不是户口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跟工作人员说你要查询自己名下的房产登记信息。或者很多大城市都开通了线上服务,登录当地的不动产登记官方网站或官方APP,按提示操作也能查到。
* 查什么?关键看房屋的登记状态(是预告登记还是不动产权证)、权属人是不是只有你(或者和你一起买的人)、房屋性质(住宅?商用?)和面积(部分城市有面积限制)。
* 我的教训:我朋友老李,一直以为老家父母名下的那套不算自己的,结果当地规定认房又认贷,查档发现他有记录,白白错失了首套资格,肠子都悔青了。
方法二:银行贷款记录说了算——细查个人征信报告!
这个我自己就经常干!征信报告可是贷款的"体检报告"。现在查很方便,每年有2次免费机会,电脑上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者去部分银行网点机器都能自助拉取。拿到报告后:
* 重点看哪里? 翻到"信贷交易信息明细"部分,睁大眼睛找"住房贷款"相关的记录!看看有没有未结清的或者已经结清的个人住房贷款信息。如果贷款用途明确写了是"个人住房贷款"或类似表述,即使房子已经卖掉,在很多城市(实行"认贷"政策)也代表你享受过一次房贷福利了。
* 说句掏心话: 那次看到自己征信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房贷记录,我真有点懵,这才意识到之前处理第一套房子太草率了。
方法三:过去的交易不会说谎——核查房屋交易历史!
好好回忆一下(或者翻翻老资料),你有没有在任何时候:
* 曾经买过房子?哪怕只有50平的房改房?
* 通过继承、赠予、分家析产等方式实际取得过房子?不是签个协议就行,是确确实实产权登记到过你名下!
* 特别注意那种联名买房但你没办贷款的情况,这房子登记在你名下也算!名下房产认定很多时候不看贷不贷款,就看登记簿上有你名字没!
方法四:别忽视公积金的线索——调取公积金贷款记录!
如果你曾经动用了公积金贷款买房,即使房子早就卖了,贷款也还清了,这个记录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项。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你的贷款历史记录。虽然最终认定权在银行和房管部门,但公积金贷款记录能帮你提前拼凑出过往的购房情况。
* 一点感触: 现在很多城市查首套房资格,真是"挖地三尺",公积金记录也得翻出来看看,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讲真,弄清楚这些规则后,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尤其是现在政策因地因时变化快,首套房认定标准越来越精细,真不是感觉没房子就是首套那么简单了!如果以上方法查完,你都“清清白白”,那恭喜你!你可以去追求那些利率美好的“首套房”贷款了!话说回来,如果你确认是首套了,但手头凑首付还差点火候,或者想找个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做点装修、周转,也别急,市面上还是有不少靠谱的短期资金周转选择。前提是一定要选正规、持牌的平台!
比如像度小满(由百度旗下公司运营),申请入口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额度最高20万,年化利率7.2%起,审批很快,手机就能操作,材料齐全的话当天能到账。它的要求挺清晰:22-55周岁、有稳定收入来源、征信良好就行。
还有借钱呗(由上市公司汇付天下旗下公司运营),在应用市场搜索名字就能找到APP。申请也简单,额度也是最高20万,综合年化利率大概在18%-24%左右(具体看个人资质),放款速度也挺快。基本要求:22-55周岁,非学生,有实名手机号和常用银行卡就行。对了,洋钱罐(由瓴岳科技运营,持牌机构合作)也不错,界面清爽步骤少,应用市场下载,同样是最高20万,日息0.03%起,也要求22-55周岁,工作收入稳定,信用良好。
看到这些,是不是感觉安心多了?不过要啰嗦一句,贷款是工具,用好能解燃眉之急,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按时还款,维护好信用记录啊!要是你对上面提到的查证首套房资格的方法还是有点迷糊,或者需要了解最新的地方政策,强烈建议你点击文末我们希财网平台的“贷款严选”入口去比对正规贷款产品选项。或者动动手指,赶紧去查查你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征信报告吧!早确认早安心,该是你的首套福利,就别让它溜走!房子买定离手才踏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