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同学突然打电话问我:“明明没借钱,怎么天天收到催款短信?我是不是被诈骗了?”听完他的遭遇,我突然想起上周自己也收到过类似短信,当时还以为是垃圾广告直接删了。今天查了查资料才发现,这事背后可能藏着3个你绝对想不到的猫腻。
先别急着慌,咱们得先搞清状况。我特意请教了在银行风控部工作的表姐,她说现在常见的情况分三种:第一种是贷款机构的营销套路,比如某天你在刷短视频时点过贷款广告,系统就会自动推送还款提醒制造焦虑;第二种更麻烦,可能是别人填错手机号,像网友@小王爱吃鱼就遇到过,因为同名同姓被催收公司误伤;最危险的是第三种——你的身份证可能被人冒用了,去年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每100个征信异议申请里就有12起是身份盗用。
要是你确定自己没借过钱,这三步千万要做:第一步马上登录央行征信中心官网,花2块钱查个人信用报告,重点看“信贷记录”和“查询记录”。第二步直接拨打短信里的金融机构官方客服(记住要通过114查号,别信短信里的号码),我上个月帮邻居张叔处理时,发现竟是某平台系统故障发错了人。第三步如果确认是冒名贷款,赶紧带着身份证去派出所报案,去年深圳就有个案例,报警后三天就查出了冒用者。
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别点短信里的任何链接!上周我表弟就因为点了个“取消贷款”的链接,差点被转走五千块。现在正规平台处理这类问题都是通过官方APP或线下网点,像洋钱罐的客服明确表示绝不会用短信链接处理纠纷。
说到正规平台,其实合理使用信贷工具能救急。比如最近刚上线的小橙借款,年化利率7.2%起,22-55周岁都能申请,最快5分钟到账。还有老牌的360借条,只要身份证和银行卡就能申请,特别适合临时需要两三万周转的朋友。不过切记,任何正规平台都不会在放款前收手续费!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我处理过这么多案例发现,80%的乌龙事件都是因为信息泄露。上次在超市填的会员表,第二天就接到贷款电话,吓得我现在出门都带隐私章。要是你也遇到类似困扰,不妨先深呼吸,按我说的三步走,实在拿不准可以到文末的贷款严选入口,找专业顾问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