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内容似乎并未包含任何具体信息或文字描述,仅包含了一些符号和无法构成有意义语句的标记。因此,无法根据这些符号撰写一篇有关股市行情的文章。请提供更具实质性内容的资料以便进行编写。
阅读全文九丰能源(605090.SH)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55.2%,每股分红0.4元。营收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67亿元,同比增长1.99%,主要得益于清洁能源业务销售收入的稳定以及能源服务和特种气体业务销售收入的增长。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清洁能源业务顺价的稳定、能源服务及特种气体业务盈利的增长,以及非经常性的资产处置收益3.3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7.88亿元,同比增长1.79%。
九丰能源清洁能源业务发展稳健,形成了“海气+陆气”的双资源池结构,自主控制的LNG产能达到70万吨,上半年产量超过33万吨。公司正在推动惠州液化烃码头项目及其配套LPG仓储基地的建设,预计2025年竣工投产。
能源作业方面,公司在运的天然气回收处理配套服务项目的作业量达到18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在船舶运力方面,公司新增了LPG运输船运力,并完成了2艘LPG次新船的购置,上半年LNG船舶提供了17次对外运力服务,LPG船舶则提供了24次服务。
特种气体业务方面,公司上半年高纯度氦气的产销量约为15万方,与空天院签署了15年的氦气资源保供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首次交付了4400标方氦气。此外,公司氢气业务运行良好,上半年氢气产销量达到5434万方。
九丰能源提升了分红比例,制定了未来三年的现金分红规划,计划2024-2026年的全年现金分红分别为7.50亿元、8.50亿元、10.00亿元,分红频次为两次,并叠加特别现金分红。2024年半年度现金红利为每股0.40元,占全年固定分红的33.1%。
投资建议方面,考虑到资产处置收益的影响以及能源作业和特种气体业务增速的放缓,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亿元、17.9亿元、2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1%、12%。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9.6倍、9.6倍、8.5倍,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
阅读全文太湖远大是一家专注于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料、低烟无卤电缆料和屏蔽料,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公司凭借其在交联聚乙烯电缆料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预计2024-2026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91/115百万元,EPS分别为1.75/2.09/2.65元/股,对应的发行价PE为9.7/8.1/6.4倍。公司计划通过募投项目增加产能,预计每年将新增500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20,000吨、35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12,000吨以及新能源特种材料38,000吨的产能。此举有望缓解产能瓶颈,进一步促进公司业绩增长。
太湖远大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拥有6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公司成功揭榜了省重大“500kV超高压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产业化尖兵项目”,并在高压电缆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研发新型材料和技术,太湖远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还为超高压材料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深耕的交联聚乙烯线缆料因其优异的耐热性、机械强度和电绝缘性能,特别适用于中高压电力电缆,成为替代聚氟乙烯的主要选择。公司已研发出66kV及以下超光滑可交联型屏蔽料、高压半导电阻燃屏蔽料、110kV及以下超高压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等高压屏蔽料和护套料,为后续超高压材料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太湖远大与国内外行业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宝胜股份、中天科技、江南集团等知名电缆企业。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3年底,在手订单总量达到了13,467.99吨,同比增长10.6%。公司在境外市场的销售额也在稳步增长,2023年境外销售额达到16,980.6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1.15%。
总体来看,太湖远大在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纳睿雷达(688522)发布了2024年中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0.84%,但归母净利润仅为0.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9.60%。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应收款项回款稍缓导致坏账准备增加以及公益性捐赠增加。尽管如此,公司雷达精细化探测系统的毛利率达到了78.88%,显示出产品盈利能力的增强。为了支持公司的长远发展,纳睿雷达实施了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计划,虽然短期内导致每股收益下降,但有利于公司核心技术的持续培育和发展。此外,公司积极拥抱低空经济,不仅发布了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新产品,还加入了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和技术交流。在市场拓展方面,纳睿雷达已经在空管领域与多家空管局签订了观测试验合作协议,目前相关产品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展望未来,公司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相控阵雷达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相关领域的产品布局。因此,我们调整了对公司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4.30亿元、5.28亿元,维持“增持”评级的同时也提醒注意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以及宏观环境风险。
阅读全文2024年8月16日,中望软件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8亿元,同比增长11.79%,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7.54%,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2.82%。从业务角度来看,境内商业市场的营收为1.87亿元,同比增长19.53%,这得益于与多家行业龙头的合作;教育市场的营收为0.33亿元,同比下降35.46%,但仍保持了与多所一流高校的战略合作;海外市场营收0.88亿元,同比增长29.91%,表明公司的出海战略正在取得成效。
在产品层面,中望软件2D、3D及CAE产品线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2DCAD、3DCAD和CAE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92亿元、0.89亿元和0.0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33%、30.15%和21.04%。公司继续加强3D产品的研发投入,新版本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设计能力和效率。
营销、研发及职能架构的优化也成为了公司的重要举措之一。2024年上半年,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82%、19.14%和64.86%,其中管理费用的上升主要是由于战略升级带来的人员成本增加,而研发费用的增加则是因为公司加大了对三维产品研发的投入。此外,公司也在加速渠道建设和经销网络的完善,2024年上半年直销和经销收入分别为1.67亿元和1.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8%和14.86%。
展望未来,国海证券研究所预计中望软件将在2024至2026年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预计2024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3亿元、12.77亿元和15.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62亿元和2.43亿元。尽管存在技术研发、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等风险,但整体而言,中望软件的发展前景被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实现营业收入64.29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3.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表现尤为突出,营业收入达到32.31亿元,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5.35%,创下历史新高。原料药中间体板块销售收入47.04亿元,同比增长11.89%,尽管毛利同比下降1.99%,但多个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CDMO业务方面,虽然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9.82%,但在剔除去年同期特殊项目订单的影响后,营收和毛利仍保持正增长,且项目数量大幅增加,专业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制剂板块表现亮眼,实现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18.37%;毛利4.10亿元,同比增长41.67%,毛利率提升至60.30%。整体来看,公司业绩超出预期,制剂业务快速增长,原料药业务稳健增长,CDMO业务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也在持续提升。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126.79/143.17/160.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0/14.66/17.4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汇率波动、药品研发进展及制剂销售情况等。
阅读全文火炬电子(股票代码:603678.SH)发布了其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1H24营收为14.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减少35.2%;扣非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降低36.2%。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受到行业整体景气度的影响导致下游需求复苏缓慢,公司在稳固市场份额的同时调整了部分产品的价格,使得1H24营收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归母净利润在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了环比增长,其中2Q24营收达到7.75亿元,虽然同比减少了17.2%,但环比增长了19.0%,这是近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增长。利润率方面,1H24毛利率同比下滑6.4个百分点至32.9%,净利率则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至11.1%。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自产元器件业务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下降17.36%,母公司订单数量稳步增长,但由于规格出库数量减少,总体业绩呈现下滑态势。子公司福建毫米自2018年起逐渐从贸易业务模式转向“贸易+自产自销”模式,1H24自产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天极科技在微波芯片电容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积极拓展薄膜电路业务,1H24薄膜电路营收同比增长11.33%。新材料板块业务实现营收6574万元,同比下降15.13%。国际贸易业务实现营收8.1亿元,同比下降3.40%。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1H24的研发费用达到了5097.9万元,占自产主营业务收入的8.41%。同时,公司正与多家内外电极浆料、瓷粉供应商合作,共同攻克原材料国产化的核心技术难题。财务方面,截至2Q24末,应收账款及票据为16.23亿元,较1Q24末减少8.8%;存货为13.05亿元,较1Q24末减少0.3%;合同负债为0.06亿元,较1Q24末增加33.5%。此外,在建工程为0.93亿元,较1Q24末减少了75.0%,主要是因为紫华园区的一期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所致。1H24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4.90亿元,同比减少了14.0%。
展望未来,火炬电子作为特种MLCC行业的领先企业,正在布局主动功率器件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并且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有望开拓新的成长空间。同时,公司正在东南亚市场拓展国际贸易业务,预计将带来新的效益。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亿元、4.38亿元和5.05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9倍、25倍和22倍。鉴于公司行业地位以及新业务的发展潜力,分析师们维持对该公司的“推荐”评级。不过也需要注意下游需求低于预期以及新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华海清科于8月16日公布了2024年中期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14.9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1.23%;归母净利润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15.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比增长19.77%。第二季度的表现同样亮眼,收入为8.16亿元,同比增长32.03%,环比增长20.00%;归母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增长27.89%,环比增长14.0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增长40.01%,环比增长14.42%。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46.29%,同比略微下降0.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8.91%,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21.65%,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员工薪酬增加及新增股份支付费用所致。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亿元,同比增长38.55%,这主要得益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和销售回款的增加。
此外,华海清科正加速推进其平台化战略布局,包括CMP装备、配套材料、晶圆再生、技术服务以及湿法装备等多个领域的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例如,全新的抛光系统架构CMP机台Universal H300已经实现了小批量出货,面向第三代半导体的新机型也正在客户需求对接阶段。在减薄装备方面,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Versatile-GP300已经获得了多个领域的批量订单,另一款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Versatile-GM300则已发往国内头部封测企业进行验证,并完成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开发。此外,华海清科还在划切装备、清洗装备、膜厚测量装备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Chiplet、HBM等先进封装技术和工艺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将为华海清科的CMP装备、减薄装备等产品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华海清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建设,预计2024年底竣工验收,该项目将用于开展化学机械抛光装备、减薄装备、湿法装备等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综上所述,华海清科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平台化战略布局上的加速推进,为其未来的成长打开了更大的空间。基于此,国海证券给予了该公司“买入”的评级。
阅读全文税友股份于2024年8月19日发布了其中期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4亿元,同比增长7.5%;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增长17.8%。第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4.52亿元,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达到0.56亿元,同比增长20.2%。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二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为0.76亿元,相比去年第二季度的-0.36亿元有显著改善。
从B端Saas业务来看,该业务实现了10%的增长速度,2024年上半年数智财税服务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1.0%,整体净利率达到了26.5%,比2023年末B端业务22.62%的净利率有所提升。公司在产品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不仅完善了合规税优SaaS产品以提高用户ARPU值,还加大了对财税领域垂直大语言模型的研发投入,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财税大模型群。
展望未来,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预计税务信息系统将迎来技术升级和重构的机会。回顾过去几年,公司G端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3.52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15亿元,显示出改革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正面影响。基于此,分析师预计税友股份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03亿元、2.94亿元和3.66亿元,同比增长143%、45%和25%。当前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49倍、34倍和27倍。在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税友股份在G端和B端市场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维持对该公司的“推荐”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以及政府端信息化投入力度不足等。
阅读全文美好医疗(301363)发布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7.06亿元,同比下降6.33%,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减少29.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下降27.33%。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季度,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回暖迹象,营收4.25亿元,同比增长9.83%,归母净利润1.11亿元,虽然仍同比下降16.14%,但较第一季度已有改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家用呼吸机组件、人工植入耳蜗组件以及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其中,家用呼吸机组件上半年收入为4.48亿元,同比下降11.89%,人工植入耳蜗组件收入6464万元,同比增长12.08%,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收入7890万元,增长36.60%。随着下游去库存进程接近尾声,预计家用呼吸机组件的需求将在下半年迎来回暖。此外,公司盈利能力在第二季度有所恢复,销售毛利率达到42.85%,销售净利率为26.16%,均较第一季度有所提升。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6.73亿元、20.84亿元和25.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亿元、4.93亿元和6.1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