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宿科技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23.00亿元的收入,虽同比下降1.1%,但毛利达到了7.30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为2.97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非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增长14.7%。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收入为11.80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环比增长14.6%;扣非净利润为1.15亿元,环比增长16.9%。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特别是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应用渗透率的提升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流量将持续增长,带动了海外CDN、安全、MSP等业务的需求。1H24期间,海外CDN项目实现利润7178万元。公司还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优质运营商的合作,利用其全球分布式的节点资源和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网络加速服务,为边缘计算和安全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网宿科技秉承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耕优势领域,拥有完整的产品线来满足定制化和一站式需求。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推动,边缘计算迎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公司加大了边缘计算平台的建设和CDN节点的升级,使得CDN及边缘计算业务毛利率在1H24增长了1.95个百分点。此外,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远程+”办公模式的兴起,网宿科技推出了WAAP全站防护和升级业务安全解决方案2.0,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面对新技术发展趋势,网宿科技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关注政策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一系列边缘智能解决方案,并将AI技术应用于产品和技术开发中,提高了研发效率和人员成本的优化。
基于对公司海外市场竞争优势的认可,以及国内短视频巨头出海潜力的预期,分析师认为网宿科技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具有优势,并具备边缘GPU计算能力。预计公司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7.2亿元和8.3亿元,对应2024年8月20日收盘价P/E分别为27倍、24倍和21倍,因此维持“推荐”评级。但也提示了边缘计算技术落地、短视频出海以及CDN行业竞争格局等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太湖远大是一家集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 2019年投资建设新厂区一期工程,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规划产能7.8万吨, 并自主参与设计了高产能、高自动化、低能耗的新工艺硅烷交联料生产线, 极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2020-2023年, 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提升, 客户订单不断增加, 营收由8.18亿元提升至15.24亿元, CAGR+23.05%; 归母净利润由0.37亿元提升至0.77亿元, CAGR+27.67%。从营收占比来看, 中压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8.14/11.42/12.79亿元, CAGR达25.35%, 为公司主要盈利来源。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为电线电缆行业上游环节,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和电力建设投资逐年增长, 5G以及中国“双千兆”网络建设提速, 新能源电力系统与高速铁路建设推进,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市场空间将稳步增长。根据《中国电线电缆市场2023白皮书》, 2022年国内电线电缆整体市场达12,166亿元, 2024-2026年预期增速分别为5.8%/4.5%/3.1%。同时, 行业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 未来环保型线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持续得到提升。此外, 国内高性能和特种材料需求亦呈现增长趋势, 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高端市场国产替代趋势为本土线缆材料厂商带来发展机遇。
太湖远大产品在国内少数实现产品系列化生产, 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化学交联聚乙烯电缆料、低烟无卤电缆料和屏蔽料, 在品种多样性、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等方面均位于行业前列。2023年入选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前20强中有19家为公司的合作客户, 公司市占率在国产企业梯队位于前列, 在同类供应商中竞争力较强。此外, 公司已拥有70家境外合作客户, 覆盖24个国家及地区。募投项目将新增35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1.2万吨、新能源特种材料3.8万吨的产能, 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能力; 公司计划研发500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 高压超高压技术有望打破垄断, 助力产品结构升级。募投项目100%达产后预计贡献营收超9亿元, 贡献净利润近7千万。
阅读全文2024年8月20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了关于史丹利(002588)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史丹利实现营业收入56.72亿元,同比增长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10亿元,同比增长27.98%。其中,第二季度业绩尤为亮眼,营收30.44亿元,同比增长41.51%,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7.40%。公司复合肥业务量利双增,尤其是氯基复合肥、硫基复合肥以及新型肥料和磷肥等产品的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上升,而财务费用率则因银行存款利率下降而略有减少。报告还指出,随着“南北磷化工”项目的推进,公司的磷肥原料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品销量。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国海证券给予史丹利“买入”评级,并预测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7、123、1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5、10.78、12.85亿元。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宏观经济波动、产能投放、产品价格波动等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2024年8月19日,华阳集团(002906)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41.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23%;归母净利润达到2.87亿元,同比增长57.89%。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的双重增长,以及规模效应的显著释放。此外,公司的归母净利率达到了6.84%,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51个百分点。华阳集团身处优质赛道,随着产品线的不断扩展和新客户订单的持续开拓,公司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二季度,华阳集团业绩表现出色,营业收入环比上升10.64%至22.03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66%至1.45亿元。这表明公司在经历一季度的良好开局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30.71亿元,同比增长65.41%,这得益于包括液晶仪表、HUD等在内的多款产品的强劲销售。精密压铸业务方面,受益于激光雷达、中控屏等轻量化结构件的需求增长,实现了9.14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3.55%。此外,公司通过优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了费用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至14.00%。
基于华阳集团目前的发展态势和未来潜力,分析师预计公司在2024年至2026年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预计分别达到92.27亿元、114.95亿元和143.05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分别达到6.40亿元、8.79亿元和11.42亿元。考虑到公司所在行业的优势地位和产品组合的不断丰富,维持“买入”评级。然而,也需要注意到一些风险因素,包括汽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下游客户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阅读全文德邦股份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184.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5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增长37.08%。第二季度,公司营收91.51亿元,同比增长10.5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41.07%。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货量同比增长7.7%,快运业务收入增长21.1%。通过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运营模式变革,德邦股份的核心快运业务在上半年完成货量603.36万吨,同比增长7.67%,快运业务总收入达到166.35亿元,同比增长21.13%。此外,公司的成本控制也取得成效,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70.40亿元,同比增长19.16%,其中人工成本占比下降,运输成本占比上升,表明公司精益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期间费用方面,上半年期间费用为11.27亿元,同比下降3.57%,期间费用率降至6.11%,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预计2024至2026年间,德邦股份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418.53亿元、478.95亿元和535.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4亿元、13.90亿元和16.50亿元。然而,报告也提示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及资源整合进度低于预期等风险因素。
阅读全文美的集团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1.72亿元,同比增长10.37%,归属净利润118.04亿元,同比增长15.84%,扣非净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9.67%。2024年上半年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172.74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属净利润208.04亿元,同比增长14.11%,扣非净利润201.81亿元,同比增长14.33%。从业务端来看,消费者端外销增长显著,企业端业务增速有所改善;从盈利角度来看,结构优化提高了毛利率,净利润率持续上升;此外,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良好,返利大幅增加,合同负债达到历史新高,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随着H股上市进入最后阶段,有望为公司转型带来新的动力。
分析师认为,美的集团的业绩超出了预期,经营势头强劲。预计后续随着基数降低、天气转好及政策逐步实施等因素,内销将进一步受益。外销订单持续强劲,OBM业务进展加快,原材料成本环比下降,预计业绩将持续表现出色。公司分红率为62%,股息率超过5%,具备较强的红利属性。鉴于上述因素,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预计2024年及2025年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85亿及425亿。需要注意的是,存在政策兑现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以及外资短期单边流动等风险。
阅读全文苑东生物发布了2024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较快的收入增长,总收入达到6.70亿元,同比增长20.56%;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11.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4.08%。第二季度的表现同样亮眼,收入为3.55亿元,同比增长27.75%;归母净利润为0.71亿元,同比增长1.3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2亿元,同比增长15.51%。
毛利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7.7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高毛利的技术服务收入减少所致。费用率方面,期间费用率为57.36%,同比下降3.7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上升1.03个百分点至35.33%,管理费用率下降2.11个百分点至6.49%,研发费用率下降2.95个百分点至16.27%,财务费用率上升0.28个百分点至-0.74%。
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的优势在报告期内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原料药收入增长36.11%至0.57亿元,已有30个高端化学原料药产品实现产业化,15个原料药完成国际注册/认证,11个原料药出口至国际市场。制剂收入增长27.77%至5.65亿元,公司已实现52个高端化学药品的产业化,42个产品通过了一致性评价。CMO/CDMO业务收入增长91.11%至0.27亿元,共承接22个CMO/CDMO项目,10个中间体产品实现产业化。技术服务收入下降64.98%至0.20亿元。
公司在麻醉镇痛领域的实力强劲,产品线丰富且持续扩张。目前已有15个上市产品,20余个在研产品。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在麻醉镇痛领域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布洛芬注射液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此外,公司在大分子生物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进展,I类新药EP-9001A单抗注射液正在进行Ib/II期临床试验。
展望未来,预计2024年至2026年,苑东生物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3.43亿元、16.40亿元、20.0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2%、22.1%、22.1%;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56亿元、3.34亿元、4.0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9%、30.7%、20.6%。当前的市盈率分别为23.2倍、17.7倍、14.7倍。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宏观环境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研发失败风险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阅读全文兴业科技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4Q2公司营收为6.65亿,同比下降9.2%;归母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下降65.1%。24H1公司营收总计12.61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下降38.4%。值得注意的是,24H1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为0.5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34亿元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24H1公司鞋包带用皮革收入为8.52亿元,同比下降0.3%,占总收入的68%。这主要受到国内市场消费复苏缓慢及销售淡季的影响,导致下游客户的采购需求减弱。相比之下,汽车内饰用皮革业务表现亮眼,收入达到2.94亿元,同比增长21.1%,占总收入的23%。这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供应车型的销量增长。子公司宏兴汽车皮革24H1收入为2.95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率达到19.8%,同比大幅提升。
另外,二层皮胶原产品原料收入为0.71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他用皮革收入为0.33亿元,同比增长42.0%。24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0.4%,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鞋包带用皮革毛利率为17.9%,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汽车内饰用皮革毛利率为31.4%,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二层皮胶原产品原料毛利率为8.2%,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4.5%,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下游市场的繁荣将继续助力公司业绩增长。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兴业科技子公司宏兴汽车皮革作为理想、蔚来、问界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供应商,将受益于这些品牌车型的热销。此外,公司拥有的多个生产基地以及强大的产能使其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具备优势,有助于控制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
基于公司24H1业绩表现,我们将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的EPS分别为0.6元、0.7元、0.9元/股(此前预测为0.9元、1.2元、1.4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15倍、12倍、10倍。鉴于此,我们维持对兴业科技的“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公司报告 | 首次覆盖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内蒙一机(600967)在2024年 08月 20日获得了“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7.37元,目标价格未给出。内蒙一机是一家集履带、轨道、轮式车辆于一体的重型车辆研发生产制造基地,也是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和8×8轮式战车研发制造基地。公司2024年Q1的净利率为7.27%,同比降低0.93个百分点;毛利率为13.55%,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8月19日,内蒙一机的PE(TTM)为15.58倍,处于历史百分位5.17%的较低水平。公司的股息率在2021至2023年间分别为1.46%、2.93%和3.03%,高于同行业的其他主机厂。
估值偏低且具有修复潜力,股息分红较高响应市值考核。内蒙一机作为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和8×8轮式战车研发生产基地,其陆军主战装备核心资产的稀缺性显著,当前估值水平可能被市场低估。此外,公司2021~2023年的股息率高于其他主机厂,现金分红逐年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9.47%。
军品内需外贸双轮驱动,总装地位承接产品需求。随着中国国防费构成中装备费支出占比的上升趋势,预计我国装备采购额将持续提升,内蒙一机作为陆军装备终端厂商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同时,公司的外贸拳头产品VT-4/5型坦克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民品涵盖范围广泛,铁路货运繁荣惠及终端厂商。公司的民品包括多种铁路车辆型号,随着铁路货运市场的持续扩张,这将为公司的民用铁路车辆及其他工程机械和车辆零部件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阅读全文学大教育(000526)近期再次向紫光卓远偿还借款本金人民币1.5亿元,剩余借款本金约为人民币1.99亿元。2024年以来,公司显著提速还款进度,今年已累计还款4.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还款额。自2016年对学大美股私有化及A股重组上市以来,学大教育持续还款,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我们认为,加速还款有助于减轻公司的财务费用负担,从而增厚业绩。此外,这还体现了教育行业的强现金流属性以及良好的预收款能力。
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了教育和培训消费的重要性,强调了推动社会培训机构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公众的需求。我们相信这表明了政策层面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支持态度,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的环境下,合规运营尤为重要,全国性和地方头部机构的优势将更加凸显,有望成为地区机构转型及合规的标杆。
我们维持对学大教育的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3.5亿元和4.4亿元,EPS分别为2.11元、2.84元和3.58元,对应的PE分别为28倍、20倍和16倍。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政策变动、新业务拓展、管理以及运营成本上升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