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办公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总体经营业绩稳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299万元,同比增长11.09%。其中,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收入达到152,982万元,同比增长22.17%;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收入为44,270万元,同比增长5.95%;国内机构授权业务收入32,457万元,同比减少10.14%;国际及其他业务收入11,505万元,同比减少18.12%。利润方面,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2,144万元,同比增长20.38%。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合同负债总额达到了268,547万元,国内机构订阅业务向SaaS模式转型进展顺利,为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量为6.02亿,同比增长3.08%,其中PC端月活跃设备为2.71亿,同比增加7.11%。个人年度累计付费用户达到3815万,同比增长14.79%。AI会员和大会员累计年度付费用户数合计已超过百万。B端业务方面,公司推出了面向组织和企业客户的办公新质生产力平台WPS 365,整合升级版的WPS Office、WPS协作及WPS AI企业版,帮助政企客户实现整个组织高效协作和安全管控。依托更完善的产品体系WPS 365,公司发力公有云市场的民企、国企领域,引导机构客户逐步从年场地向年账号模式转型,相关合同负债保持健康增长。到半年度末,公司WPS 365已服务超过18,000家头部政企客户。
在个人业务端,公司持续致力于重要战略产品WPS AI的升级迭代。今年7月,公司正式发布WPS AI 2.0。在个人版方面,升级后的WPS AI 2.0在AI写作助手、AI阅读助手、AI数据助手、AI设计助手四个维度实现了范式革新。政企端,公司推出了办公新质生产力平台WPS 365,引入了WPS AI企业版,该版本集成了AI Hub、AI Docs和Copilot Pro三大核心模块。面向党政客户推出的金山政务办公模型,基于此发布的WPS AI政务版,涵盖了政务AI写作、政务AI问答、政务AI工具等能力,适配信创等多种环境,支持私有化部署,为政务场景提供了智能化支持。
结合半年报,考虑到B端发力公有云市场和信创产业调整的影响,公司调整了盈利预测。收入从24-26年的56.53/74.21/96.63亿元调整为51.37/60.75/73.16亿元,归母净利润由24-26年的16.25/21.63/28.79亿元调整为15.52/19.54/24.05亿元。鉴于公司作为国产办公软件龙头的地位以及AI产品的快速迭代,维持“买入”评级。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需求不及预期、B端公有云转型不及预期、WPS AI产品商业化节奏不及预期等因素仍可能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阅读全文长海股份发布了2024年的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4亿元和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40%和42.01%。第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3亿元和0.71亿元,同比下降8.74%和44.82%。尽管业绩出现下滑,但从第二季度开始,玻纤行业的价格出现了回暖迹象,公司主要产品的吨均价环比上涨17.4%,这预示着盈利情况有望环比改善。此外,公司正在有序进行产能扩张计划,目前拥有三条池窑生产线,具备24万吨年产能,且60万吨建设项目的首期15万吨生产线预计将在三季度投产,进一步生产线建设也已启动。虽然上半年业绩受到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但随着下半年国内需求逐步恢复和海外市场补库存需求的释放,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保持乐观态度。基于上述因素,我们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目标价设定为11.64元。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面临着产能投放进度、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阅读全文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4Q2收入为45.6亿元,同比下降7.4%;归母净利润为4.8亿元,同比下降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下降18.5%。24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89.1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为9亿元,同比下降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8亿元,同比下降6.8%。各品类收入分别为:沙发49.4亿元、床类15.3亿元、配套12.7亿元、定制4.9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14%、-20%、-17%、+25%。毛利率方面,各品类分别达到35.1%、40.5%、30.6%、35.1%,同比分别增加1.4、5.2、3.0、6.9个百分点。
在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47.2亿元,同比下降9.8%,毛利率为37.8%,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公司正积极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推动零售转型,通过整合大店开店提速和功能沙发、定制品类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加大了营销力度,推出了高性价比的产品系列,预计2024年仓库配送服务覆盖比例将超过50%。
在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8.9亿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为26%,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得益于海外市场的补库存需求,外销业务呈现良好势头。公司利用其墨西哥和越南的生产基地,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体验,积极应对关税影响。同时,深化与重要客户如Costco的合作,并积极探索自有品牌出口,寻求新的海外增长点。
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4Q2毛利率达到了33%,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此外,公司正在推进营销、零售运营和2C履约数字化平台建设,以及精益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建设,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总裁李东来先生宣布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介于1.5至2.2亿元之间,此举有助于维护股东利益并展现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鉴于当前地产环境的疲软状态,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至20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3.2亿元、26.0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0倍、9倍、8倍。尽管面临地产持续疲软、海外需求不确定性等风险,公司依然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阅读全文新和成(002001)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达到98.45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为22.04亿元,超出半年报预告中值的21.51亿元,同比增长49%。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维生素市场的回暖以及30万吨蛋氨酸产能的释放。2024年上半年,VA/VE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4元/公斤和68元/公斤,虽然同比下降了6%和9%,但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6月底时已经上涨到了88元/公斤和79元/公斤。蛋氨酸方面,2024年上半年平均价格达到了21.7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从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46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为13.35亿元,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59%。核心子公司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增长了161%、38%和12%。
维生素市场需求显著改善,VA/VE的出口量分别增长了17%和30%,加之猪价持续上涨,维生素景气度持续提升。BASF发生爆炸事故后,其宣布VA/VE装置重启时间不早于次年1月,之后还需数月恢复生产,导致VA/VE市场价格加速上涨,截至8月22日已分别达到330元/公斤和163元/公斤,较年初分别上涨355%和173%。蛋氨酸价格虽在7-8月有所下滑,但随着第四季度旺季的到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新和成在蛋氨酸业务上具有低成本优势,目前拥有30万吨固体蛋氨酸产能,并有一个18万吨液体蛋氨酸合资项目在建,山东15万吨蛋氨酸生产线计划改扩建至22万吨,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此外,公司的己二腈项目进展顺利,计划分期建设50万吨己二腈产能,有望把握尼龙66产业链国产化的机遇,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考虑到维生素业务景气度的持续改善及蛋氨酸、新材料业务的快速增长,预计新和成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9亿元、260亿元和2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亿元、80亿元和86亿元,EPS分别为1.84元、2.56元和2.77元/股,三年CAGR为47%。当前股价对应的2024年PE为10.4倍。鉴于公司维生素业务前景乐观,蛋氨酸及新材料业务增长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蛋氨酸和维生素价格大幅下跌、竞争加剧、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安全生产等问题。
阅读全文振华科技(000733.SZ)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24.30亿元,同比下降43.6%;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下降72.5%;扣非净利润3.71亿元,同比下降75.3%。尽管业绩下滑,但第二季度业绩出现环比改善,营收达到14.16亿元,环比增长39.6%;归母净利润3.18亿元,环比增长212.1%;扣非净利润2.76亿元,环比增长192.2%。这表明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回暖。然而,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下降至50.8%和17.3%。从子公司来看,振华永光、振华云科以及振华富的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公司通过实施2023年度权益分配计划,以现金方式派发了6.17亿元红利,体现了对股东的回报。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上半年达到了11.91亿元,同比增长122%,显示出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基于此,分析师认为公司作为国内特种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先者,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进展,并预计未来几年净利润将逐步回升,因此维持“推荐”评级。但也提醒投资者注意下游需求恢复情况、产品价格波动以及项目建设进度等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新奥股份于2024年8月23日晚间发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69.76亿元,较上年同期微降0.29%;归母净利润达到25.30亿元,同比增长14.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9.93亿元,增幅高达44.31%;核心利润为26.99亿元,同比下降14.83%;基本每股核心收益为0.82元。
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27.6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16%,环比下降4.22%;归母净利润为14.49亿元,同比增长93.92%,环比增长34.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增长101.11%,环比增长21.38%;核心利润为16.16亿元,同比下降16.12%,环比增长49.33%。
新奥股份的核心利润在2024年上半年的下滑主要受第一季度港股新奥能源批发气海外贸易业务盈利缩水的影响。第二季度,随着零售气量的进一步修复,气源采购价格的下降和顺价机制的推进,价差得以持续改善。此外,公司直销气业务的高速发展也是推动第二季度核心利润环比大幅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零售气方面,2024年上半年销量达到127.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其中,工商业用气量增长5.4%,民生用气量增长3.1%。第二季度,零售气销量为54.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06%。平台交易气市场方面,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27.05亿立方米的交易量,同比增长21.0%,国内交易气量增长尤其显著,达到17.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1.9%。
泛能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197.40亿千瓦时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6.0%。上半年签约了412个泛能微网项目、4个低碳园区、90个低碳建筑和201个低碳工厂项目,36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累计已投运泛能项目达332个,另有72个项目处于在建状态。
展望未来,随着上游气价的回落和下游顺价机制的持续推行,预期公司零售气业务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直销气业务有望受益于国内下游市场的快速拓展而实现高速增长。长期来看,顺价政策的全国推广有望确保城市燃气公司的合理、稳定的价差,而能源转型背景下,售气量有望维持中速增长,公司零售气业务有望稳健增长;2025-2028年间海外低价长协气源的陆续释放以及下游市场的快速拓展,将推动公司直销气业务的高成长。
阅读全文三角防务(股票代码:300775.SZ)于8月23日发布了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77亿元,同比下降23.3%;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下降30.7%;扣非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36.1%。第二季度业绩承压,营收3.3亿元,同比下降45.8%;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59.5%;扣非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71.0%。上半年毛利率下降4.0个百分点至42.3%,净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29.8%。期间费用率上升3.0个百分点至4.8%,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40.3%至0.43亿元,以及管理费用率的上升。此外,政府补助和其他收益有显著增加。
子公司西安三角和西安三航的盈利能力出现下降。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三角防务持续推动募投项目的进展,包括先进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航发精锻叶片项目和航空数字化集成中心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分别于2024年底和2025年底投产。
为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公司计划设立合资公司西安三重,布局超大型模锻能力,投资总额为9.0亿元。该公司将建设1000MN/1250MN精密智能模锻生产线,旨在提升超大型航空锻件的精密模锻工艺技术,提高航空关键零件制造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装备的配套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航空大型模锻领域的地位。
根据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评估,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亿、11.0亿和12.2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7倍、14倍和12倍。考虑到公司业务延伸的长期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等。
阅读全文雷电微力(301050.SZ)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1H24实现了7.0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2.7%;归母净利润达到了2.08亿元,同比增长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11.8%。扣除股份支付的影响后,公司1H24的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增长23.5%。单看第二季度,营收为3.39亿元,同比增长38.1%;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增长4.0%;扣非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8.9%。尽管营收增长强劲,但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下滑了12.9个百分点和10.0个百分点,显示出利润率的波动。
从产品角度来看,精确制导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7.01亿元,同比增长42.7%;而通信数据链业务尚未产生营收。在业务层面,阵列天线营收为1.23亿元,同比下降74.88%,毛利率下滑3.59个百分点至49.64%;TR组件营收则大幅增长100%至5.77亿元,毛利率大幅提升38.86个百分点至38.86%。雷电微力深耕毫米波微系统领域,拥有从芯片设计到可靠性试验分析测试的全链条核心技术,为雷达和通信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期间费用方面,1H24期间费用率为13.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加较为明显,销售费用率略有下降,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94.4%至0.42亿元。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和票据较第一季度末减少了42.0%,预付款项、存货和合同负债也有所下降,但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36亿元,表明公司的现金回款情况有待改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预计雷电微力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3.74亿元和3.95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倍、20倍和19倍。考虑到公司在毫米波微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维持对该公司的“推荐”评级。然而,仍需警惕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跌以及新产品的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阅读全文球冠电缆(834682.BJ)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16.33亿元,同比增长14.08%,归母净利润达到5848万元,同比增长1.37%。尽管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但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0.25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为3730万元,环比提升了76%。考虑到铜价波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分析师略微下调了2024-2025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了2026年的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1.51亿元、1.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元、0.56元、0.6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9.5倍、7.9倍、6.4倍。公司继续保持“增持”评级,主要因为看好“十四五”期间电网加大投资背景下公司的业务增长潜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力电缆、电气装备、裸电线的营收分别达到了14.87亿元(+13.15%)、1.33亿元(+17.80%)、0.12亿元(+237.24%)。裸电线增幅显著的原因是外贸业务中裸电线产品销量大增。受到上半年铜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电力电缆的毛利率下滑0.65个百分点至12.73%,而电气装备的毛利率则提升了0.85个百分点至10.64%。此外,公司在华东区域的营收增长了34.36%,并且在巩固国网、南网市场的同时,也实现了央企市场的突破。
公司继续推进500kV超高压电缆的研发,并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项目。随着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加大电网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这将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上半年,公司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授权及1项软件著作权,完成了B1级铰型连接电缆等多个研发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和技术实力。
分析师提示,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铜价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
阅读全文铖昌科技(001270.SZ)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0.72亿元,同比下降56.5%;归母净利润为-0.24亿元,去年同期为0.6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34亿元,去年同期为0.56亿元。尽管业绩出现下滑,但第二季度业绩环比已有明显改善,营收达到0.52亿元,环比增长163.2%。毛利率方面,第二季度毛利率提升至60.8%,但净利率下降至-18.0%。此外,公司的期间费用率显著增加至74.9%,其中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人员薪酬增加、股权激励费用摊销以及研发设备折旧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合同负债增长了254.2%,虽然绝对数值较小,但这可能预示着下游需求正在逐步恢复。铖昌科技还实施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期股权激励计划,以19.76元/股的价格向93位员工授予377万股限制性股票,这有助于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对于铖昌科技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内面临挑战,但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完整、先进相控阵T/R芯片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其长期基本面仍然向好。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0.89亿元和1.04亿元,维持“推荐”评级。但也需要注意产品价格下降和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