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康仪器(830879)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11.05%;然而归母净利润为0.28亿元,同比下降7.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5亿元,同比下降16.28%。尽管营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但由于计提了542万元的股权激励费用,导致利润水平受到了一定的拖累。从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营收为0.82亿元,同比增长8.41%,但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下降15.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同比下降16.47%。
期间费用率的上升也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了影响,2024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31.42%,同比上升4.63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增幅较大,管理费用同比上升46.55%,主要由于本期计提较多股权激励费用;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02.94%,主要原因是本期定期存款未到期未能收到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同比减少。
不过,基康仪器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北京市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掌握了安全监测精密传感器及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满足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包括能源、水利、交通、智慧城市、地质灾害等。此外,公司与众多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其中包括三峡水电站、中俄中缅油气管道、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这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鉴于行业需求放缓的情况,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0.94亿元和1.15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5倍、12倍和10倍。考虑到公司的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或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则可能会带来一定风险。
阅读全文2024年8月25日,多利科技(001311.SZ)发布了2024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33亿元,同比减少11.60%;归母净利润为2.19亿元,同比减少11.62%。此次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特斯拉、理想等核心客户的终端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具体来看,特斯拉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6.6%,其中欧洲市场下滑13%,美国本土下滑8%,中国市场下滑10%。理想汽车也下调了交付量预期。展望下半年,随着特斯拉7月销售数据回暖以及新客户比亚迪合作车型的放量,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此外,零跑汽车的新车型上市和蔚来汽车即将推出的全新车型也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汽车冲压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且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公司的一体化压铸业务也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将在2025年和2026年进入稳定量产阶段。因此,尽管上半年业绩承压,但随着终端车型销量预期改善和新业务的推进,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博瑞医药(688166.SH)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稳健的业绩增长,营收达到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5%。尽管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1%,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0.25%。公司毛利率为55.3%,较去年减少了0.73个百分点,而净利率为12.5%,降低了4.25个百分点。博瑞医药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1.43亿元,同比增长38.0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1.71%。其中,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一半,同比增长105.25%。
博瑞医药的两大核心产品BGM0504和吸入制剂的研发进展顺利。BGM0504注射液针对2型糖尿病的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正在数据分析阶段;而减重适应症的Ⅱ期临床试验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另外,注射用BGC0228正处于临床Ⅰ期试验阶段,并已完成初步研究。原料药业务方面,虽然抗病毒类产品收入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有所下滑,但抗真菌类和免疫抑制类产品的收入分别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制剂业务方面则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收入同比增长30.38%。
分析师对博瑞医药的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2.27亿元和2.5亿元。目前,博瑞医药的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7倍、46.5倍和42.2倍,维持“买入”评级不变。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研发失败、业绩不及预期以及汇率波动等风险。
阅读全文中际旭创(300308.SZ)于2024年8月25日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99亿元,同比增长169.70%,实现归母净利润23.58亿元,同比增长284.26%。第二季度营收为59.56亿元,同比增长174.88%,环比增长22.99%,归母净利润为13.49亿元,同比增长270.82%,环比增长33.68%。其中,高端光通讯收发模块营收达到105.20亿元,同比增长162.73%。整体毛利率达到33.13%,同比提升了2.7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降至0.83%,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降至2.84%,同比下降1.83个百分点。
中际旭创的产品主要面向北美、欧洲等地市场,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到94.72亿元,同比增长172.03%。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全资子公司苏州旭创、控股子公司储翰科技以及控股孙公司君歌电子的研发投入共计5.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8%。此外,在OFC2023展会上,公司展示了1.6T OSFP-XD DR8+可插拔光模块、第二代800G光模块以及400G ZR和400D ZR+ QSFP-DD相干光模块,体现了公司在高速光模块领域的研发实力。
鉴于公司业绩表现优异,分析师蒋颖维持了“买入”评级,并对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进行了上调,分别调整为51.40亿元、82.19亿元和90.2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6.2倍、16.4倍和14.9倍。
值得注意的是,中际旭创在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3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显示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然而,报告也提到了一些潜在风险,包括光模块业务发展可能不及预期、技术升级挑战、供应链稳定性问题以及贸易壁垒等。
阅读全文恒逸石化于2024年8月23日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了647.6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70%;归母净利润达到4.30亿元,同比增长465.59%;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增长550.00%。其中,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31.09亿元,虽然同比下降7.87%,但环比增长了4.59%;归母净利润则为0.17亿元,同比下降59.69%,环比下降95.98%。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3亿元,同比增长5.86%,环比增长203.96%。
二季度业绩受到了海外成品油盈利收窄的影响,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价差分别下降了13%、11%、12%,第二季度的价差环比更是下降了32%、34%、35%。不过,芳烃板块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上半年纯苯、对二甲苯(PX)价差分别上涨49%、下降5%。涤纶长丝行业的盈利则相对疲软,库存压力较大,终端订单量较少,下游织机开工负荷下滑。从毛利率角度来看,上半年炼油产品、化工产品、涤纶长丝的毛利率分别为2%、17%、4%,分别同比变动-1pct、3pct、1pct。
尽管海外成品油盈利空间在二季度有所收窄,但供给格局基本稳定,随着需求端的复苏,特别是在下半年,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望继续提振成品油盈利空间。此外,化工品方面,尤其是芳烃和聚酯板块,供需格局也有望进一步改善。因此,预计公司下半年业绩将受益于这些积极因素。
根据预测,2024-2026年间,恒逸石化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分别达到10.84亿元、12.94亿元、19.34亿元,增速分别为148.8%、19.4%、49.5%。EPS(摊薄)分别为0.30元、0.35元、0.53元/股,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0.94倍、17.53倍、11.73倍。基于对公司海外成品油和芳烃板块景气度修复的良好预期,以及较高的业绩弹性,我们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然而,也需要注意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建产能投产进度、下游需求变化等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
阅读全文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0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72.4%。其中,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增长20.9%,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58.7%。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品和老品的良好势头,尤其是核心单品鹌鹑蛋的亮眼表现推动了禽肉制品的强劲增长。24年上半年,鱼制品、禽肉制品和豆制品分别实现了7.03亿、2.58亿和1.1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6.6%、51.1%和9.5%。在线下渠道方面,公司取得了接近30%的增长,特别是在BC等高势能渠道方面表现突出,零食专营系统覆盖门店约3万家,实现了翻番以上的同比增长。线上渠道则因为产品结构调整等原因增长较弱,但公司计划通过加大专有产品系列开发和团队建设来改善这一状况。盈利能力方面,24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达到30.8%,同比提升了4.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规模效应。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1%和3.4%,同比变化为+1.6和-0.3个百分点。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鱼制品和鹌鹑蛋等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并预计24-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7元、0.85元和1.04元,维持“买入”评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鳀鱼干价格波动、鹌鹑蛋增长不及预期等因素可能带来一定风险。
阅读全文东芯股份发布了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其营收呈现逐季改善的趋势,毛利率也在持续修复中。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7亿元,同比增长11.1%;归母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跌幅收窄至-21.3%。其中,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6亿元,环比增长50.6%,同比增长38.2%;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跌幅收窄至-14.4%。Q2毛利率为14.3%,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费用方面,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2%、39.7%、13.1%,同比变化为-0.3、+4.8、+0.2个百分点。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Wi-Fi7芯片的研发投入、存款利率下降和汇兑收益减少,以及所得税返还减少。
在产品布局上,东芯股份持续深耕主营业务并推进技术创新。报告期内,2xnm NAND Flash系列已有新产品实现量产;LPDDR系列产品中,25nm LPDDR4x已进入完全量产阶段;NOR Flash制程推进至55nm并有部分产品实现量产;MCP产品针对车载模块推出了8Gb+8Gb、16Gb+16Gb的高端产品。随着存储器价格的持续修复以及部分车规产品的销售,公司的营收和毛利率得到了提升。
此外,东芯股份正深化“存、算、联”一体化领域的发展,积极拓展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基于2xnm SLC NAND Flash技术推进1xnm SLC NAND Flash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子公司也启动了Wi-Fi 7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工作,并完成了团队组建。同时,东芯股份计划投入2亿元增资上海砺算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后将持有37.9%的股权。此举有助于公司在高端芯片设计和技术自主可控方面提升竞争力。
综上所述,东芯股份作为国内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领先企业,其竞争力持续提升。分析师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4亿、1.8亿、2.4亿元,对应25/26年的PE分别为42倍和31倍,维持“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低于预期等。
阅读全文国博电子(688375.SH)于2024年8月25日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1H24实现营收13.03亿元,同比下降32.2%;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20.8%;扣非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16.8%。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但业绩表现仍符合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出现了小幅改善,1H24利润率也有所提升,毛利率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至35.1%,净利率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至18.8%。分产品来看,T/R组件和射频模块营收虽同比下降36.50%,但射频芯片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5.68%。此外,公司还在积极拓展卫星通信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国博电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H24期间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了4.5个百分点至13.8%。经营现金流方面,1H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54.9%。展望未来,预计随着相控阵阵列技术的发展以及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革新,公司的核心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65亿元和8.24亿元。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新领域的业务布局,我们维持对其“推荐”评级。然而,仍需关注下游需求放缓、产品价格下降等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理工能科(002322.SZ)近日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报及相关分红计划,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4.04亿元,同比增长18.67%,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增幅高达106%。第二季度,公司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89%。值得注意的是,理工能科还公布了中期分红计划,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元,总计分配股利1.42亿元,并承诺未来三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70%。费用控制方面,期间费用率下降至40.99%,同比下降9.89个百分点,这使得公司净利率提升至历史最高的35%。
从业务角度来看,软件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4.4%,主要得益于清单软件及配网软件的更新升级。随着中电联发布储能定额标准和配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造价软件市场的份额。电力仪器业务方面,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322.39%,毛利率高达62.99%,公司通过推出高端产品如单乙炔等,在特高压等高附加值领域实现了量价齐升。环保业务方面,环保运维收入1.15亿元,同比略有下降8.9%,而环保仪器收入0.37亿元,同比增长42.43%。
综合来看,理工能科在软件和油色谱业务双轮驱动下,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总收入将分别达到1300、1518和1705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4.28和5.18亿元。目前公司股价对应的估值较低,仅为16/13/11倍。鉴于公司对未来的成长性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维持“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新型油色谱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以及电力信息化投资下滑等。
阅读全文泽璟制药(688266.SH)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9.44%,尽管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18.45%,环比增长22.36%,亏损亦呈现环比收窄的趋势。公司预计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06亿、11.00亿和18.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9%、81.4%和72.4%。基于公司良好的经营趋势和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师维持了“买入”的投资评级。
公司在推进产品市场准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主打产品多纳非尼片已经进入了1081家医院,覆盖了1844家医院及934家药房。此外,公司重组人凝血酶产品也已授权给远大生命科学进行市场推广,并且在2024年4月开始发货销售。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和销售额。
泽璟制药还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后期管线项目稳步推进。吉卡昔替尼针对骨髓纤维化的适应症已经申报NDA,预计下半年获批;针对重症斑秃的III期临床试验也已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II期临床研究取得成功;治疗青少年及成人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试验也已启动。为了增强早期研发管线的布局能力,公司还进一步收购了GENSUN股份,后者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先进蛋白质药物的肿瘤免疫治疗公司,拥有多个FIC/BIC级别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在面临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以及核心成员流失等潜在风险的同时,正稳步前行。分析师对公司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