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394.13亿元(同比增长5.14%),归母净利润29.42亿元(同比增长12.72%),扣非归母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20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2.60亿元(同比增长4.36%),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8.15%),扣非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同比增长57.97%)。医药商业南北板块整合以及创新业务快速发展推动商业业务逆势增长,24H1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266.79亿元(同比增长7.45%),药品CSO合约销售金额约40亿元(同比增长172%),器械、大健康等非药业务销售约218亿(同比增长11%)。新药管线方面,I001片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于2024年4月重新提交资料后收到CDE受理通知并恢复审评,24H1公司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64项,其中创新药50项。中药方面,24H1公司中药板块营收达51.92亿元(同比增长1.41%),继续深耕细研,推进中药大品种和大品牌战略。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9.62亿元、3064.69亿元、3341.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3亿元、57.11亿元、63.38亿元。
阅读全文海螺水泥(600585)发布了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经营韧性显著,在非水泥业务及海外市场取得了新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66亿元,同比下降30.4%,归母净利润为33.26亿元,同比减少48.6%。其中第二季度营收242.38亿元,同比下滑28.9%,归母净利润18.23亿元,同比降低53.4%。上半年公司水泥及熟料自产品销量1.26亿吨,同比减少3.4%,单吨均价240元,同比下跌65元;吨毛利52元,较2023H2下降5元,同比减少29元。非水泥业务方面,骨料和商混分别实现营收21.91亿元和11.78亿元,同比增长30%和21%,占总营收比例达23.6%,较去年同期增加7.2个百分点。海外市场建材收入同比增长5.7%,毛利率升至40.0%,毛利贡献占比10.7%。公司费用控制得当,上半年期间费用为34.5元/吨,同比减少1.2元,其中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分别减少2.6元和1.3元。上半年水泥及熟料自产品吨综合净利为27元,同比减少25元,但环比2023H2回升1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逆势改善,净流入68.71亿元,同比增长35.8%,资本开支力度继续收缩,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为57.12亿元,同比减少13.5%。资产负债率19.5%,带息债务251.24亿元。东吴证券认为,全行业亏损背景下,行业自律改善将为景气回升奠定基础,中长期政策有望加速供给侧出清。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83.5/97.4/112.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阅读全文皓元医药(688131.SH)2024年8月29日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当前股价为22.33元,总市值47.01亿元,流通市值45.95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19.82%,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滑25.77%,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滑22.34%,毛利率为45.37%,净利率为6.53%。Q2单季度来看,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19.05%,环比增长9.07%,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10.35%,环比增长220.16%,毛利率49.57%,环比上升8.77个百分点,净利率9.51%,环比上升6.2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环比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高盈利的前端业务增速较快。鉴于此,我们上调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32/3.00亿元,EPS为0.76/1.10/1.4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8/17.2/13.3倍,维持“买入”评级。
前端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1.32亿元,同比增长36.88%,累计储备超11.6万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分子砌块营收3.07亿元,同比增长25.1%,分子砌块种类约为8万种;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营收为8.25亿元,同比增长41.9%,占前端业务收入比例为72.9%,工具化合物种类约为3.6万种,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完成约2.8万种产品的自主研发,构建了180多种集成化化合物库。
后端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实现营收3.52亿元,同比增长3.37%,毛利率17.39%;在手项目数同比增加20%。公司成功构建了XDC Payload-Linker CMC一体化服务平台,承接ADC项目数超70个,2023年公司第四条ADC产线也顺利投入运营,马鞍山研发中心ADC高活产线全面运营,加速推进马鞍山第五条产线与重庆皓元抗体偶联CDMO基地建设为全球XDC新药研发与生产提供有力支持。2023年底,后端仿制药项目数342个,创新药项目数量676个,2023年公司承接ADC项目数超110个,已承接超过80款ADC分子的偶联定制服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风险提示:医药外包服务需求下滑、核心成员流失、新产品开发失败等。
阅读全文北方华创(002371.SZ)2024年8月29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3.35亿元,同比增长46.3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81亿元,同比增长54.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40亿元,同比增长64.06%。毛利率达到45.50%,同比增长3.13个百分点。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64.76亿元,同比增长42.15%,环比增长10.52%;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增长36.98%,环比增长46.82%;扣非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增长45.77%,环比增长46.15%。毛利率47.40%,同比增长4.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个百分点。鉴于公司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企业,规模化效应显现,分析师维持公司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93亿元、79.21亿元、100.50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1.10元、14.92元、18.93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为27.5倍、20.5倍、16.1倍。北方华创的股价为305.18元,总市值为1,620.57亿元人民币,近3个月的换手率为60.58%。
2024年上半年,北方华创的电子工艺装备实现营收113.96亿元,同比增长55.07%,占总营收的92.39%,同比增长5.18个百分点,毛利率为44.63%,同比增长6.26个百分点。电子元器件营收9.23亿元,同比下降12.88%,营收占比7.48%,同比下降5.09个百分点,毛利率为55.90%,同比下降14.26个百分点。合同负债89.85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8.03%。
北方华创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2.42亿元,同比增长47.97%,成功研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并实现了稳定量产。随着国内先进逻辑、存储厂扩产节奏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作为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未来新签订单有望加速放量,带动业绩持续增强。
阅读全文中信银行(601998.SH)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1090亿元,同比增长2.68%,营收维持正增长。从季度角度来看,Q2单季营收同比增长0.8%,其中单季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92%,这是自2023Q1以来单季首次正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手工补息”禁令后存款成本率的显著下降,由2023H1的2.14%降至2024H1的1.98%,净息差由2024Q1的1.70%升至2024H1的1.77%,有效抵消了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尽管2024Q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24.15%,单季投资收益也出现负增长,但由于2024Q1投资收益较高,2024H1非息收入仍然实现正增长。由于不可作纳税抵扣支出增加及非纳税项目收益减少,实际税率升至18.01%,2024H1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减少1.60%。基于银行业整体扩表放缓、资产端收益率持续下降等因素的考虑,分析师将盈利预测调整为: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716/7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3%/7.7%。当前股价对应的2024-2026年PB分别为0.4/0.4/0.4倍。中信银行中期分红方案公布,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847元人民币(含税),中期分红比例为29.20%,延续了高分红属性,投资价值凸显。
阅读全文恩捷股份(002812.SZ)近日发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利润出现明显下滑。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0%,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9.28%。特别是在第二季度,虽然营业总收入环比增长了5.50%,但净利润却环比下降了15.97%。这主要是由于锂电池隔膜价格的下降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分业务来看,膜类产品收入整体下降了16.67%,其中锂电池隔离膜收入下降了17.17%,而无菌包装和特种纸业务则实现了同比增长。尽管如此,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并未停滞,正在稳步推进海外产能建设,特别是加大了在匈牙利的投资力度,拟建设新的湿法锂电池隔离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总投资额预计约为4.47亿欧元。鉴于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分析师下调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6亿元、10.40亿元和17.82亿元,并给出了“增持-B”的评级。
阅读全文华天科技(002185.SZ)在2024年8月29日发布了最新的半年报,报告显示2024H1公司实现营收67.18亿元,同比增长32.02%,归母净利润达到2.23亿元,同比增长254.23%。毛利率为10.9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99个百分点。其中,2024Q2营收为36.12亿元,同比增长26.75%,环比增长16.30%,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190.53%。基于此,分析师维持了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亿元、10.30亿元、15.37亿元,EPS分别为0.21元、0.32元、0.48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为37.6倍、24.2倍、16.2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2024H1期间,集成电路市场的景气度逐步复苏,华天科技积极与汽车电子、高速运算、人工智能、存储器等领域的终端客户进行交流合作,订单量与产品销量均有所增加。子公司方面,华天西安、华天昆山、华天南京和Unisem的表现均有所提升,尤其是华天昆山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23.43%。
此外,公司在2024H1期间加大了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投入,2.5D、FOPLP项目和先进封装产业基地稳步推进。盘古半导体启动了FOPLP生产线建设,同时双面塑封BGA SiP、超高集成度uMCP、12寸激光雷达产品等已具备量产能力,TMV工艺的uPoP、高散热HFCBGA、大尺寸高密度QFN、蓝牙低能耗胎压产品等实现了量产。
需要注意的是,华天科技未来面临的风险包括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和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等问题。
阅读全文拓荆科技(688072.SH)2024年8月29日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Q2营收同比增长32.22%,环比增长68.53%,达到7.9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43%,环比增长1032.79%,达到1.19亿元。基于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取得的重要成果,特别是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ALD SiN工艺设备等新产品经过下游用户验证导入,拓荆科技2024H1营收同比增长26.22%,达到12.67亿元。尽管归母净利润受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及销售费用增加的影响,增速低于营收,但公司仍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2亿元、11.26亿元和14.16亿元,EPS分别为2.95元、4.05元和5.0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2.2倍、30.8倍和24.5倍。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品类设备的研发成果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将创历史新高,超过1000个反应腔。然而,拓荆科技也面临着行业需求下降、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以及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
阅读全文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7.58亿元,同比增长13.49%,实现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128.31%,扭亏为盈。2024Q2实现营业收入249.10亿元,同比增加17.36%,实现归母净利润25.63亿元,同比增长232.16%。二季度开始猪鸡价格持续向好,公司同比扭亏。生猪业务方面,2024年H1公司累计销售肉猪1437.42万头,同比增长21.96%,外销仔猪44万头,肉猪销售均价15.32元/公斤,同比增长5.09%,销售收入268.45亿元,同比增长29.41%。2024Q2公司养猪业务盈利约18亿元,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14.2元/公斤左右,季度环比下降1元/公斤。截至6月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64-165万头,为后续出栏量增长提供保障。肉鸡业务方面,2024年H1公司销售肉鸡5.48亿只,同比减少1.04%,毛鸡销售均价13.29元/公斤,同比增长1.51%,肉鸡销售收入156.73亿元,同比减少0.53%。2024Q2公司养鸡业务盈利约8亿元,毛鸡出栏完全成本降至12.2元/公斤以下,季度环比下降0.6-0.8元/公斤。公司经营稳健,资产负债率为58.95%,较2023年末下降2.46pct,目标2024年内资产负债率降至55%以下。预计下半年消费旺季的到来将带动猪鸡价格上涨,公司资产负债表有望加快修复。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54/124.57/108.7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6/1.87/1.6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024年8月29日,广和通(300638.SZ)正式披露了2024年的半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达到40.75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增长10.17%,基本每股收益(EPS)为0.44元,平均ROE为10.45%。然而,在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业绩面临短期压力,营收为19.52亿元,同比下降4.91%,环比下降8.06%,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下降10.27%,环比下降22.50%。尽管如此,广和通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总计投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0.78%,并且获得了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增强了公司的知识产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广和通致力于AI与机器人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高算力智能模组以满足机器人的AI需求,并成立了智能计算产品线,为智能割草机器人等行业提供了全栈式解决方案。此外,面对5G技术的发展,公司也适时推出了5G RedCap模组FG131/FG132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的物联网需求。
展望未来,预计广和通在2024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6.87亿元、8.69亿元和9.9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x、10x、8x。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AI与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不断布局,有望延伸出第二条成长曲线,因此维持对该公司的“推荐”评级。但也提醒投资者注意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