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东方财富(300059.SZ)发布了其2024年中期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在该期间内的总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45亿元和40.56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4%和4%。尽管业绩承压,但公司基本面仍然稳健,且推出的“妙想”金融大模型与Choice数据合作,率先在业内推出了下一代智能金融终端,涵盖了七大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智能化体验。基于市场环境的考虑以及假设从2025年开始尾佣上限将由50%降至40%,分析师下调了对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0亿、84亿和94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下降3%、增长6%和12%。当前股价对应的2024-2026年PE分别为20.7倍、19.6倍和17.5倍。尽管面临挑战,但鉴于公司基本面和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师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2024年上半年,东方财富的基金代销收入为14.1亿元,同比下降30%,主要受到权益基金市场疲软及管理费率下调的影响。第二季度代销收入虽环比上升1%,但仍显示出一定压力。期内,公司非货币基金销售额为4997亿元,同比微降1%,但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同时,由于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降及管理费率的调整,预计尾佣收入也出现同比下降。
在证券经纪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东方财富实现证券经纪净收入20.0亿元,同比下降10%,这主要受到席位佣金大幅下降的拖累,尽管全市场的日均股票和基金交易额同比下降6%。席位佣金收入为0.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8%,可能是因为公募佣金费改政策的影响。此外,公司的股基交易额市场份额为3.98%,较2023年略有下降;经纪净佣金率为万分之2.1,同比下降4%。不过,在期货经纪净收入方面,公司实现了51%的同比增长,达到3.6亿元。利息净收入为10.3亿元,同比下降8%,但两融业务市场份额达到了2.92%,较年初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延续了上升趋势。自营投资收益方面,上半年实现16.3亿元,同比增长42%,年化投资收益率为4.0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在成本控制方面,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为1.5亿元、11.5亿元和5.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2%和增长10%,三项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7.5%,比2023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虽然市场环境不佳导致市场推广费用明显下降,但公司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
阅读全文鼎际得(603255.SH)深度研究报告
公司背景与产品线
鼎际得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辽宁,是中国领先的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助剂供应商。公司专注于为高分子材料行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产品。其主营产品包括高分子材料催化剂以及高分子材料助剂,涵盖抗氧剂单剂、复合化学助剂等,以适应下游高分子材料客户日益复杂的加工和应用需求。
业绩与市场动态
2018年至2022年间,鼎际得营收稳步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24.4%。然而,2023年,受到行业整体影响,营收同比减少了15.9%,反映出市场需求的下降。尽管如此,公司通过与圣莱科特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为期10年的生产加工与国际经销协议,预计2024年起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人民币3-3.5亿元,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POE项目与市场机遇
面对行业下行的压力,鼎际得积极寻求转型突破。公司投资建设高端聚烯烃POE项目,旨在利用在聚烯烃催化剂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储备。预计项目将于2025年逐步投产,有望在POE市场占据一席之地。POE作为高端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发泡材料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POE市场分析
随着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POE在光伏封装胶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N型Topcon电池组件中,其抗PID性能和水汽阻隔能力使得POE成为理想的选择。同时,POE在汽车轻量化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推进,对高性能、低成本的POE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供应链挑战与解决方案
POE的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主要难点在于茂金属催化剂的研发和高碳α-烯烃的生产工艺。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POE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茂金属催化剂和高碳α-烯烃的国产化进程。目前,国内多家企业正在加速推进POE项目的建设和技术研发,以期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投资建议与风险考量
考虑到公司与圣莱科特的长期合作协议、在POE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市场机遇,预计2024-2026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0.82、2.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6、42、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然而,产品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新项目投产风险、市场竞争以及安全生产风险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素。
财务预测与估值
通过对复合助剂、抗氧剂单剂、催化剂以及POE产品的销售额和毛利率进行预测,预计公司营收将在2024-2026年间分别达到7.47、11.20、34.35亿元,综合毛利率将从18.9%提升至23.1%。在中性假设下,公司有望在2025年启动POE项目,实现营收增长,2026年达到峰值。
总结
鼎际得通过深化在POE领域的布局,有望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增长。然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的挑战以及技术创新的紧迫性都需要公司持续关注和应对。投资者在评估时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动态以及公司战略执行情况。
阅读全文东方财富发布了2024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9.45亿元,同比减少14.00%;实现归母净利润40.56亿元,同比减少4.00%。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为24.89亿元,同比减少15.35%;归母净利润为21.02亿元,同比减少4.27%。在收入端方面,基金代销承压拖累了整体业绩表现,尤其是在公募费改的影响下,虽然基金销售额同比增长4.43%至8,513.82亿元,但费率下降及代销产品结构调整对公司造成了双重压力,导致以基金代销为主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28.85%至15.23亿元。不过,自营业务表现突出,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45%至16.34亿元,部分缓解了业绩下滑的压力。此外,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小幅下滑,利息净收入也因利息支出增长而同比下降。成本端方面,营业总成本小幅下降,其中销售费用大幅减少,而研发费用则持续增加,用于加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AI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投资。基于上述情况,分析师维持对东方财富的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在零售券商领域的龙头地位及其利用金融AI技术重构传统证券业务的能力。
阅读全文公司点评:贝斯特(300580.SZ)
摘要:德邦证券发布关于贝斯特(300580.SZ)的最新研究报告,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稳健增长。以下是关键要点概览:
一、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97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0.86%,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34.83%。
- 第二季度,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97%,环比增长3.24%;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2.18%,环比增长7.58%。
- 盈利能力:毛利率为34.81%,净利率为20.63%,费用控制良好,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08pct、-0.63pct、+0.39pct、-0.49pct。
二、战略进展
- 产能扩张:安徽贝斯特工厂已竣工并顺利开业,项目占地面积约11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能爬坡。
- 国际化布局:在泰国设立工厂基地,加强第一、第二梯次产业的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 新产品开发: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应用到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传动等领域,特别是高精度丝杠副和导轨副产品的应用,以及为新能源汽车EHB制动系统和EMB制动系统提供多款滚珠丝杠副。
三、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6.05亿元、20.31亿元、2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亿元、4.33亿元、5.42亿元,EPS分别为0.67元、0.87元、1.0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9倍、16.1倍、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四、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新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 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五、财务亮点
- 2022-2023年度,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稳步上升,盈利能力增强,总资产、总市值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 2024-2026年,预计营收和净利润将进一步提升,增长潜力显著,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六、结论
贝斯特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先企业,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技术创新,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后续的业务拓展和市场表现。
阅读全文贵州茅台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亮点与投资展望
贵州茅台在2024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期内营业总收入达到369.66亿元,同比增长16.95%;归母净利润为176.30亿元,同比增长16.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76.19亿元,同比增长16.15%。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34.51亿元,同比增长17.56%;归母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15.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416.70亿元,同比增长15.92%。这表明公司业绩实现了超预期增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产品与渠道表现
- 产品端:茅台酒继续稳健增长,系列酒则实现了加速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茅台酒实现营收288.60亿元,同比增长12.9%;系列酒营收72.11亿元,同比增长42.5%。茅台酒占白酒业务营收的比例为80%,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个百分点。这表明系列酒的贡献显著提升。
- 渠道端:公司通过主动调整直销与批发代理渠道的配额,有效收缩了市场供给,推动批价向上。2024年第二季度,直销渠道实现营收144.09亿元,同比增长5.8%;批发代理渠道实现营收216.62亿元,同比增长27.4%。若扣除i茅台平台的营收,直销渠道同比增长3.5%,显示出公司控量挺价策略的坚定执行。
报表质量与股东回报
- 报表质量:公司收入增长与合同负债同步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合同负债达到99.93亿元,业绩蓄水池充足。同期,销售收现同比增长22.6%,与经营节奏相吻合,体现了良好的报表质量。
- 股东回报:公司宣布了三年分红计划,计划在2024-2026年间,每年度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5%,且分为年度和中期分红实施。这标志着常规分红率大幅提升23.1个百分点,接近过去三年长江电力的平均分红率水平。公司当前股息率为3.5%,三年分红计划有望支撑板块估值。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基于对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聚焦产品优化与渠道协同、以及强化股东回报的策略,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总收入将分别增长15.91%、15.48%和15.17%,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6.64%、16.52%和16.28%。尽管如此,仍需关注需求恢复情况、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等潜在风险因素。
财务预测概览
- 收入:预计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1745.1亿、2015.2亿和2320.8亿元。
- 净利润: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71.7亿、1015.7亿和1181.1亿元。
- 估值: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0.6倍、17.7倍和15.2倍。
财务报表摘要
- 资产负债表:截至2024年8月8日,公司总资产272700亿元,负债49043亿元,股东权益215669亿元。
- 利润表:预计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45.1亿、2015.2亿和232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71.7亿、1015.7亿和1181.1亿元。
结语
贵州茅台凭借其稳健的产品布局、灵活的渠道策略以及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在产品矩阵优化、市场需求挖掘以及长期股东回报策略方面的持续进展。
阅读全文国联证券(601456.SH)近期公布了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报告指出,公司已成功完成向民生证券的发股收购方案,这将显著提升公司的资本优势和协同效应。收购完成后,国联证券的净资产预计将提升至474亿元,排名在上市券商中从第35位跃升至第15位。BPS(每股净资产)也提高了37%,达到8.7元/股,新增商誉135亿元,占收购后总资产的8.17%。同时,国联证券计划通过定向增发筹集不超过20亿元资金,用于向民生证券增资,旨在进一步发展其财富管理和信息技术业务。
报告强调,国联证券以1.86倍PB(市净率)的价格发行股份,购买了民生证券99.26%的股份,交易对价为294.92亿元。这一收购方案预计将对国联证券的财务指标产生积极影响,总股本将增长93%,归母净资产将提升164%。在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民生证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达到3.3亿元,年化ROE为8.2%。此外,国联证券的权益乘数(剔除客户保证金)将下降35%至2.99倍,BPS将提升37%。
风险提示方面,收购的整合进度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以及商誉减值风险也是需要关注的点。国联证券对未来的财务预测显示,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4-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5.7%和21.9%。在估值方面,当前股价对应的PB为1.5倍左右,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根据文件H3_AP202408091639213438_1.pdf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股市行情信息:
- 市场整体表现:当前股市呈现出稳定向好的态势,五个主要指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示投资者信心增强,市场活跃度提升。
- 交易量:市场交易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表明投资者交易积极性高,市场流动性良好,有助于支撑股价上涨。
- 投资情绪:从“”和“”符号推测,这可能代表积极或看涨的情绪指标。这说明市场参与者普遍对未来的股市持乐观态度,预期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综合来看,当前股市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状态,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关键指标的变化,把握投资机会。不过,市场存在波动性,建议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考虑风险控制,并进行充分的研究。
阅读全文新洋丰农业科技(000902 CH)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8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38亿元,同比增长6.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11亿元,同比增长5.52%。公司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尤为亮眼,营业收入达到50.84亿元,同比增长40.02%,环比增长52.45%,扣非后净利润为3.83亿元,同比增长43.62%,环比增长16.70%。
新洋丰持续提高新型肥料的销售占比,2024年上半年新型肥料占复合肥总销量的比例上升至30.43%,占复合肥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增至35.41%。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树立在新型肥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带动了复合肥的整体毛利率逐步提升。此外,公司在西北地区等地的土地流转成效显著,推动了销量快速增长。通过深入了解大型种植户的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销量的增长。
在产业链一体化战略方面,新洋丰在过去40多年里一直坚持布局,目前拥有年产185万吨磷酸一铵的能力,以及90万吨/年的磷矿石配套生产能力。公司还推进了多个上游磷化工项目的建设,包括硫酸精砂制酸、硫磺制酸、水溶肥和渣酸肥等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其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
分析师预测,新洋丰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6亿元、16.70亿元和19.25亿元。鉴于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分析师给予其一定的估值溢价,参考同行公司的估值水平,给予新洋丰2024年14倍PE的估值,对应的目标价格为15.68元人民币,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阅读全文贵州茅台在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展现出稳健增长态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了17.56%和15.88%的同比增长。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到369.66亿元,同比增长16.95%,净利润为176.30亿元,同比增长16.10%。截至第二季度末,合同负债余额为99.93亿元,环比增加4.7亿元。通过“单季度营收+Δ合同负债”的方法计算真实营收,发现2024年第二季度的真实营收为374.36亿元,同比增长22.29%。这表明公司的业绩蓄水池较为丰厚,为全年实现营收增速15%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品结构上,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实现了12.92%和42.52%的增长。茅台酒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飞天茅台的价格上调(从969元提升至1169元,涨幅20%)以及非标产品的投放增加,如生肖酒、精品酒和100ml小茅。系列酒的增长则可能与茅台1935在上半年超额完成任务有关。从销售渠道来看,直销渠道收入占比达到39.95%,较第一季度下滑了2.38个百分点,而批发代理渠道收入占比为55.65%。直销渠道中,“i茅台”不含税收入为49.07亿元,同比增长10.64%。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第二季度分别实现了346.81亿元和13.90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8.63%和0.48%。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共有2203家经销商,其中国内经销商2097家,国外经销商106家,与第一季度持平。在基酒产量方面,2024年上半年,茅台酒和系列酒的基酒产量分别为3.91万吨和2.2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了12.33%和5.42%。这可能与气候条件、生产节奏调整以及新任董事长上任后对工艺质量和基酒分级标准的重视有关。
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尽管系列酒占比提升和直销占比下滑对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但整体毛利率仍保持稳定。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有所增加,可能与广告宣传和市场费用增加有关。归母净利率在上半年为49.96%,同比下降了0.72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税金及附加占营收比例提升了1.24个百分点,对净利率水平产生了轻微影响。
贵州茅台还发布了2024年至2026年的现金分红回报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5%,这相较于过去两年的52%的分红率有显著提升,对应2024年的股息率为3.66%。基于此,分析师们预计贵州茅台在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3亿元、968亿元和1070亿元,同比增长16.9%、10.8%和10.5%。考虑到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1倍、19倍和17倍,PB分别为8.3倍、6.8倍、6.1倍和5.4倍,分析师们维持对贵州茅台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包括税收等产业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风险、供需不均衡导致的批发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分析师团队包括王言海和孙冉,他们均拥有相应的执业证书,并提供了详细的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