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理财
保险
股票
基金
贷款
信用卡
百科
问答
问答
视频
产品
贷款导航
选保险
舆情宝
笔记
顾问入驻
推荐
贷款
股票
基金
理财
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首月1元的医疗险是真的吗?注意这点就可以了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现在通过互联网买保险已经很常见了,当选择一个产品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宣传语“首月只要花1元,就可以享受600万的医疗保障”。看着很划算,但是,首月1元的医疗险是真的吗? 一、首月1元的医疗险是真的吗? 首月1元的医疗险,并不等于每月1元的医疗险,一字之差,代表的意思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碰到此类宣传首月1元的医疗险的时候,在投保的时候需要留意这些。 1、首月1元,后续保费是一分不少的 这类型的产品,首月1元仅是销售套路,投保之后,仅第一个月扣费1元,后续的保费仍旧是一分不少的全部得交给保险公司的。这类保险通过线上投保,往往会开通一个自动扣费,等到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扣了不少的钱了。 2、盲目购买可能会出现问题 仅仅是因为首月1元点进去购买,可能会出现两大类型的问题。 其一这是一款医疗险,投保门槛有健康告知的,如果不看清楚随便勾选,会为后续理赔埋下雷,一旦发生事故申请理赔,是会有拒赔的可能性的。 其二投保之前不了解这款保险保的什么内容,比如发生大病之后的康复费用或营养费,可能无法赔付,毕竟医疗险与重疾险不同,只能根据医疗费用花多少报多少。 3、保600万不代表就能赔这么多 首月1元的医疗险,保障的是600万,但是不代表就真的能赔这么多,医疗险是报销型的险种,花多少赔多少,具体以实际医疗费为准的。最高不会超过实际花费的总费用。 二、买保险不能盲目,碰到“0元购”需冷静 投保保险毕竟是为了解决问题,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不要盲目的被套路,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把握。 1、买保险不要盲目 在买保险的时候,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不能因为看到首月1元或者首月0元就盲目投保。毕竟身体情况不允许,投保了医疗险,可能会导致后续无法理赔。 2、了解清楚产品保障是否适合自己 投保保险产品之前,需要了解下这款产品是否适合自己。如仅仅是解决医疗费的报销问题的,可以投保医疗险,但是注意关注医疗险的保障内容、续保等情况。还有若是考虑弥补因大病带来的收入损失的,可以考虑重疾险,买保险之前,先看产品是否适合自己,避免买到的产品与自己所预想的不符合。 三、写在最后 关于首月1元的医疗险购买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了,买保险不盲目,若不清楚怎么买的,可以联系专业的顾问进行投保。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寿险不保全残?死了才能得到保险金?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寿险的保障责任是最简单的。但是在实际当中,会存在这种情况,发生了重大意外,已经是处于全残的状态了,但是保险公司不赔。那么寿险不保全残?死了才能得到保险金? 一、寿险不保全残吗? 寿险的保障责任是很简单,寿险责任都是保身故的,但是全残的责任是需要看具体的保险产品条款,如果条款中有全残责任,就会依据相关的约定提供保障,毕竟全残造成的保险事故对于家庭来说都是非常的致命的打击。也会因此造成被保险人的收入中断,影响家庭的正常运转。 通常全残的定义一般是指1级或者1-3级伤残,比如植物人状态、双眼缺失、全身瘫痪等。在市面上寿险责任中既有身故保障又有全残保障的,赔付额度都是按100%保额来赔的。 二、如何选择一款好的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保障责任单一,没有其他险种那么复杂,挑选一款合适的定期寿险,可以从保障责任、免责条款、健康告知以及最高保额这些方面来进行选择。 1、保障责任需要看清楚 在选择定期寿险的时候,保险合同条款的责任需要看清楚,看是否包含了身故和全残两项责任。另外无论是身故还是全残,都可以获得100%的保额赔付,也就是保额多少万就可以赔多少万,保100万就是赔100万,这类的产品才能身故的时候可以获赔,全残的时候也可以获赔。 2、免责内容需要少 免责内容是保险公司不赔的,对于定期寿险来说免责内容越少越好,毕竟免责内容多了,不赔的内容多了,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理赔争议。 目前热销的产品里有不少是只有3条免责,一是不保故意谋杀骗保;二是不保违法犯罪;三是不保2年内自杀的。 3、健康告知越少越好 定期寿险是有健康告知的,相对于其他险种的健康告知,定期寿险的还是比较宽松的,只是健康告知问的越少越好,对于身体异常情况较多的人来说,健康告知宽松意味着投保的可能性会更高。 4、最高保额的选择 寿险是按照保额来赔的,如果保障额度越高,对于被保险人来说更有利,有的产品最高保额到100万的话,其实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并不够,毕竟现在所背负的房贷和子女教育以及养老的钱就不止100万了,因此最高保额越高越有利。 三、写在最后 寿险是保障责任简单,死了/残了可以赔钱,具有留爱不留债。需要选择一款合适的保险产品,可以联系专业的规划师。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寿险是不是死了就可以赔钱?什么情况下不赔?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寿险的保障责任简单,就保身故全残,毕竟是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的。很多人认为寿险是不是死了就可以赔钱?什么情况下不赔呢? 一、寿险是不是死了就可以赔钱? 先说结论,寿险并不是死了就能赔钱,毕竟寿险是属于保险,买了保险需要进行理赔的话,还是得需要遵循保险合同的约定,也就是需要满足相关的条件。 1、符合保障责任 发生保险事故需要符合保障责任的内容。也需要发生在保险期间内。 2、不能在等待期内出险 寿险的保障责任有等待期,不能在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会不赔。 3、不能隐瞒告知 投保寿险的时候,会有健康告知,虽然没有重疾险和医疗险那么严格,但是仍旧需要告知,若有隐瞒,后续会拒赔。 二、寿险什么情况下不赔呢? 寿险的保障责任主要是身故或全残,也就是说无论是意外,还是疾病造成的死亡都可以赔的,但是也存在不赔的情况,具体如下: 1、在等待期内非意外身故不能赔 通常寿险是有90-180天的等待期,在等待期内,如因疾病造成的身故是不能赔偿的,但是意外造成的是可以赔的 2、免责条款里写明了的是不赔 在保险合同中会有免责条款,这个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情况,一般寿险的免责主要是有:在保险合同生效或复效之日起的两年内自杀或者自残;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故意行为而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因被保险人吸毒、酗酒、聚众斗殴及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在投保时对于告知事项有所隐瞒或存在欺骗行为;艾滋病、性病、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因战争、军事行动、叛乱、罢工、暴动和核辐射等情况所导致的伤残或者死亡。 但是具体的得看产品的免责规定,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 3、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不赔 寿险的投保要求相对宽松,但是职业和健康情况也是需要告知的,若在投保的时候有隐瞒,后续理赔保险公司是会拒赔的。 三、写在最后 寿险不是身故都能赔的,在选择寿险的时候,需要如实进行健康告知,另外留意免责的内容,若是对产品的把握不准的,可以联系专业的规划师进行规划。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停售产品没买亏吗?这类产品值得买吗?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保险产品更新是有一个周期的,不少人会看到类似于产品快停售的宣传,比如“且买且珍惜”、“限时3天”等等之类的标语,消费者往往会觉得不买吃亏,可能产品都没看得清楚就下单了。那么要停售产品没买亏吗?这类产品值得买吗? 一、停售产品没买亏吗? 停售产品是正常现象,毕竟保险产品,有新产品推出,就会有旧产品的停售,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类似。 保险产品停售会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分情况来了解下: 1、产品的停售存在不合规的问题 产品被要求停售,可能是产品的保障或产品的条款,存在不合规的问题,被监管部门要求下架。 但是有的险种,产品一旦停售了,后续就无法投保购买了,比如医疗险,医疗险是一年期的产品,如果不是保证续保的产品,产品一旦停售后就无法续保了,也就是买不了啦,这点是很影响被保险人后续的保障,可能会出现健康情况不符合导致买不了其他的保险产品了。 2、产品停售也是保险公司的销售策略 有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卖够了一定的份额,保险公司可能就不好卖了,或者是卖的不好,保险公司也会下架。这些都是保险公司正常的销售策略,可能会被有的销售人员在产品下架之前炒作一波,但是这类保险产品需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忽悠着下单。 二、这类产品值得买吗? 保险产品快停售之前,会有一个销售期了,这类型的产品其实跟买保险是一样的,只是说未来产品会停售。买这类型的产品之前,需要擦亮眼睛,结合自己的需求来看的。 若停售的产品符合自己需求,性价比综合来看不错的话,还是可以趁着下架之前给自己买一份的。 但是快停售的产品,不合适或没了解清楚,不要因为产品快停售了而冲动消费,这样很容易踩坑,导致买的保险与实际不符合,一旦发生了保险风险就可能赔不了。 三、写在最后 停售产品是否投保,跟买保险是一样的,还是需要结合需求来看的,若不清楚保险产品配置,可以联系专业的保险顾问来进行配置产品。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投保百万医疗险,只要住院就赔几百万吗?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买保险的时候,不少人会首选百万医疗险,毕竟这类百万医疗险保障额度有上百万,价格低廉,只需要花费几百块钱,就能在罹患大病的时候,缓解高昂医疗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但是投保百万医疗险,只要住院就赔几百万吗? 一、百万医疗险只要住院就赔几百万吗? 首先,我们来看下百万医疗险主要是用来解决被保险人因疾病和意外导致就医产生的各项医疗费用的问题。 常见的百万医疗险保障内容包含了住院治疗费用、特殊门诊费用、门诊手术费、住院前后门急诊费;有的百万医疗险的保障还会包括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特定药品医疗费用等,在扣除免赔额后,按照保险公司的约定进行赔付。 但是百万医疗险属于报销型的险种,是补偿性的,意味着最终的报销是以实际花费的为准的,比如治病花了10万,保险公司最多报销的是10万,不可能超过实际花销的。 其次,百万医疗险的理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如下: 1、等待期有要求 百万医疗险都会有个等待期,通常是30天,但是只是针对疾病,若因为疾病造成的就医发生在等待期内,保险公司是不赔的。只有意外造成的治疗费才没有等待期的限制。 2、医院等级要求 大部分百万医疗险对于医院的要求是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普通部,若就诊的医院与百万医疗险约定的不符合的话,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3、免赔额有要求 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通常是1万,按照年度累计,若花费的医疗险没有超过免赔额,保险公司是不赔的,只有花费的医疗费超过了1万元的部分才报销。 关于免赔额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发生理赔后若花费额度低于一万元,若属于免赔额累计的,可以先报案,由保险公司累计备案记录,这样等到下次发生的医疗费加上已经备案的医疗费,超过了免赔就可以赔付。比如6年共享1万免赔这种的产品。 4、是否符合保险责任 百万医疗险的理赔是依据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来的,包含的报销项目有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和住院前后门急诊,不报的有单独普通门急诊费用、免责条款所列的事项和非合理或非必需的费用不报。 二、担心大病花费高,保险怎么搭配才合适? 大家都会担心得了大病,花费的费用会比较高,需要通过保险来解决的话,可以分为首先通过百万医疗险,解决治疗疾病的医疗费用,这部分费用通过报销拿回来;然后配置一份重疾险,在生大病的时候,一次性赔付,保险金使用没有限制,解决收入损失以及后续康复等问题。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两类保险同时配置,可以应对大病风险的时候更加的从容。 三、写在最后 百万医疗险并不是买了后,就能赔几百万的,都是需要满足条件才能获得理赔的。希望解决大病带来的风险,不清楚怎么配置保险的,可以联系专业的规划师来进行规划。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投保职业可以随便选吗?了解这点就知道了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买保险的时候,会需要选择职业类别,只有符合职业类别要求才能买,尤其是投保意外险的时候,对职业要求严格。那么,投保职业可以随便选吗? 一、投保选职业需要注意什么? 投保的时候选择职业的时候,需要注意保险公司会根据不同职业风险,分成6类,其中1-3类是低风险职业,比如室内办公人员为一类,偶尔外出轻微体力劳动者是二类,长期在外/偶尔操作机械的是3类。4类是中等风险的职业,经常操作机械有一定风险的人群。而5-6类是高风险职业了,有涉及高空操作的,风险极高的职业。 因此保险公司承保的时候会注意到职业风险,会更加谨慎,保障的毕竟是未来的风险。 不同产品对于职业的分类会有不同,毕竟对于职业的分类,行业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比如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在有的保险产品中是被划分为2类职业人员,但是有的产品对于退休人员是划分为1类职业,而有的产品是对于退休人员、无业人员是拒保的,也就是不承保。 二、在选择保险的时候需要符合职业类别 在买保险的时候,如果职业不符合要求,后续理赔是会被拒保的。大部分保险产品是1-3类低风险职业可以买,但是对于高风险职业的人员,比如消防员,投保的保险是1-3类职业的意外险,后面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是拒赔的,因为职业类别不符合要求。 在投保保险之前,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类别?一般来说在投保的页面,会有职业查询,可以在查询页面输入自己的职业,就可以看到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找不到自己的职业类别,可以直接询问保险公司,让客户确认自己的职业是否能投保。但是后续注意,若投保的时候属于低风险职业,在更换工作后职业类别属于高风险的,就可能会拒赔,因此需要及时更换与投保职业相匹配的产品。 三、写在最后 若在投保保险的时候,对于自己的职业类别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的专业规划师进行咨询和解释。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在网上买保险不靠谱?在网上买保险需注意什么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有很多人觉得,保险产品都是不靠谱的,尤其是在网上买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在我国的名声确实不太好,不过这跟保险产品本身没太大关系,而是被一些不良的营销方式带坏的。而保险产品本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那么,如果是在网上买保险,是否靠谱呢? 在网上买保险靠谱吗 对于想要买保险的人来说,如果能在网上买保险,肯定是要省时省力得多。然而很多人却不敢在网上买保险,主要就是担心在网上买保险不靠谱。事实上,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因为在网上买保险,其实跟在网上买其他东西差不多。 首先,网上卖保险产品的平台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银保监会对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平台资质是有严格要求,客户的权益和个人信息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其次,网上的保险产品都是正规保险公司发行的产品。只要是正规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在网上买能获得的保障,跟在网下买能获得的保障就没什么区别。 再次,网上买保险,保险公司会出具电子保单,而电子保单跟纸质保单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出险之后,保险公司也会依据保险合同按照约定的责任范围内进行理赔。 总而言之,在网上买保险不过是购买保险的渠道不同而已,其他的跟在网下买保险没太大区别,完全是靠谱的。 不过,在网上买保险,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在网上买保险需注意什么? 首先,就是要找信誉度高的保险公司和正规的保险平台。在保险公司的选择上,除了要看保险公司是否正规外,就是要看保险公司的信誉度。 保险公司是受监管机构严格监管的,所以能公开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一般都是正规公司。但正规的保险公司未必就是信誉度好的公司,比如有些保险公司的产品在卖的时候说得好,可到理赔的时候就难了。这类信誉不好的保险公司就最好避开。 卖保险的平台同样也要是正规的,只有在正规的平台才能保证买到正规的保险产品。 所以,找信誉度高的保险公司和正规的保险平台买保险,确保自身的权益和保险合法有效,是在网上买保险首先需要做的。 其次,就是对自己的保险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并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和保险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重要信息,以买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 有些人买保险会觉得上当受骗,并不是因为保险产品本身是假的,而是买到的保险产品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比如原本想买份终身寿险,结果却买了一份定期寿险。虽然看似差不多,但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终身寿险在生前可以把钱拿出来用,而定期寿险通常只有身故后才能获得赔偿。 所以,在网上买保险,需要对自己的保险需求和产品信息有清晰的了解,确保买到自己想要的保险产品。 再次,就是在购买保险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以避免在理赔时出现问题,同时确保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在网上买保险,肯定是需要提供个人真实信息资料的,不过在提供个人信息时,也要防止被不良网上平台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消费型重疾险能买吗?没生病钱就白花了?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消费型”重疾险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保障到期后,没有发生保险事故,交了的保费没得退也没得赔,给人的感觉就是白花了。那么,消费型重疾险能买吗? 一、消费型重疾险能买吗? 消费型重疾险的特征是保障期限固定保到某个年龄,或保一定时期,常见的是保到70岁、80岁,又或者是保20年、保30年,提供的保障内容包含了轻中重疾,有的还会有特定重疾额外赔等,但是保障到期后,没有发生赔付责任,保险公司不会退任何钱。我们来看下消费型重疾险到底是消费了还是保障了,其实这类险种是性价比的体现,保障毕竟也是需要花钱的。 1、消费型重疾险的保险期是提供了保障的 消费型重疾险的保障期限内,保险公司是提供的了保障的,也承担了需要赔钱的风险,会收取相应的保障承保。我们投保了消费型重疾险,相当于是花钱买了保障,所交的保费是用于提供疾病保障的,也就是说我们所付出的钱相当于是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障成本。 2、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便宜 消费型重疾险相当于终身的重疾险,保障期限更短,无法提供身价的保障,保费会更加的便宜,对于预算有限的人来说还是更有优势。 3、消费型重疾险的保障内容全面 消费型重疾险的保障并不消费,保障还是很全面的,基本的轻中重疾都是会有的,有的这类型保险产品,还可以根据投保人需求,灵活选择高发疾病的保障。更加的注重保障内容,性价比会更高。 二、不同预算情况下怎么选择重疾险? 重疾险的保障期限不同,有消费型的和储蓄型的重疾险,如果预算不同选择不同保障期的重疾险即可。 1、预算少,优先考虑消费型重疾险 若预算有限,可以先选择消费型重疾险,将保额买高,毕竟重疾险是依据保额赔付的,比如几千块可以买到保30万额度的保险。 2、预算充足,选择更全面的产品 预算多的话,选择保障终身的产品,同时有身故赔付的,毕竟覆盖期更长,对于被保险人来说更有利。 三、写在最后 关于消费型重疾险就介绍到这里了,其实重疾险的选择,还是需要从实际预算出发,若不清楚,可以联系专业的规划师进行规划。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医保卡借给家人用影响投保吗?这点需要注意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医保卡是用来看病就医使用的,可以说是证明身份的证件之一。不少人的医保卡里有不少钱,觉得自己用不上,刚好可以给家人看病买药。但是在买保险的时候就会有疑问,医保卡借给家人用影响投保吗? 一、医保卡借给家人用影响投保吗? 医保卡外借,不仅违反法规,还是会影响投保和理赔的,我们来看下具体的原因。 1、医保卡外借是一种“骗保”行为 关于医保卡外借的情况,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若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会进行罚款。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部分省市开通了个人医保卡余额给家人使用的除外,其他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外借医保卡。 2、医保卡中留下了别人的医疗记录影响理赔 虽然在投保的时候“投保须知”和“健康告知”都不会问到医保卡的情况,但是出险的时候,需要申请理赔了,保险公司会进行调查,医保卡的记录是作为重点核查对象,一旦借给别人了,留下了别人的医疗记录,也会被默认为是自己的医疗记录,一旦是无法理赔的事故,保险公司就会拒赔。 3、医保卡外借,可能影响投保 除了部分省市开通的医保卡余额给家人用的功能外,将医保卡外借了,会影响到投保。一方面,外借医保卡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相当于是存在骗保的行为,保险公司可能会怀疑投保人的诚信情况。另外,在核实医保卡外借行为的时候,过程会耗费人力物力,保险公司可能会为了省事的情况而拒保。 二、医保卡借给家人用过,怎么买保险? 医保卡外借是分不同的情况的,不同情况来的风险不同,因此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也是有差别的。 1、当地开通了医保卡余额给家人用的功能不影响 若当地医保政策开通了个人医保卡余额共享给家人用,这种情况下是不影响买保险的。 2、外借医保卡只是买日常药物不影响 医保卡给家人用来买点感冒药之类的,这些是不影响投保的。 3、外借医保卡就诊住院会有记录 医保卡用来看门诊或者住院,留下了就诊记录,这都是会算在自己名下的,投保的时候,涉及到健康告知问到的,核保会比较麻烦;另外,用他人的医保卡办理住院也是违法的,投保的时候会被直接拒保。 4、医保卡外借涉及慢性病记录的需人工核保 医保卡外借给其他人,留下了慢性病记录,比如买降压药、肝炎药物等之类的,这些都是涉及到健康告知的范围的,必须如实告知,如果自身没有这些疾病,需要通过人工核保的方式,自证清白。 三、写在最后 关于医保卡外借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慎重对待,如果当地有相关医保政策支持个人医保卡余额给家人用,这个按要求操作即可,若是没有这类的政策,还是尽量避免外借,面对自己买保险受影响。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意外险理赔保额减半的坑,买保险时必须要清楚!哪些情况下保额会减半?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意外险是在意外事故发生后,如果出现身故或伤残,可以获得一笔赔偿金的保险产品。不过需要知道的是,购买了意外险,也不是发生任何意外都能获得赔偿,能获得赔偿的,也不是任何意外都能获得全额赔偿,有些情况下,意外险的理赔保额会减半。 意外险理赔保额减半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什么意外险,其主要保障就是在出现意外身故或伤残时,能获得一笔较大的赔偿金。 不过,我们在看保险产品的信息时,看到的赔偿金通常是最多能获得的保额赔偿。可实际上,意外险的实际理赔保额并不一定会按照最大保额来赔的,有的情况下,实际的理赔保额只有最大保额的一半,甚至是更少。 对于意外险保额减半这一点,在购买意外险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不同产品,保险责任条款的规定可能不同,所以需要仔细阅读保险责任条款,以避免入坑。 那么,意外险一般有哪些情况,理赔保额会减半呢? 哪些情况意外险理赔保额可能会减半? 1、看意外伤残等级。意外险的意外伤残保额,一般是按照伤残的等级来进行赔付的,只有达到最高伤残等级时,才会赔付100%的保额。 比如人保财险的大护甲5号意外险,意外伤残的赔付比例为10%—100%的保额,当出现1级伤残时,可赔付100%的保额,2级伤残赔付90%的保额,以此类推,当伤残等级为6级时,就只能赔付50%的保额了。 另外,在购买意外险时,还有一个坑不得不防,那就是看清楚意外受伤赔付是伤残还是全残,如果是全残,理赔的要求更高,在出现意外伤残时可能还会被拒赔,所以能避开就最好避开这类意外险。 2、部分交通事故。一般在成人意外险中,都会包含有交通意外身故或伤残的保障,但并不是只要是出现交通事故就能获得全额赔付,有些可能只能获得半额赔付。 比如单车事故。单车事故就是在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事故当事人仅机动车单方,没有其他事故当事方的交通事故,此时赔付的保额就可能会减半。 又比如有保险产品规定在未违反交通法规但在交通事故中须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赔付保额减半。 3、溺水。有些保险产品规定,在出现溺水身故或伤残时,保额会减半甚至更少。 4、高空意外。很多意外险对于高空意外的赔付都比较谨慎,比如规定意外事故发生地超过地面三米时,理赔保额减半甚至是不赔。 当然,不同的产品对高空意外的距离规定可能不同,比如有产品就规定超过两米的就属于高空意外。所以这一个坑也需要注意规避。 5、看年龄。意外险的投保一般都会有一个年龄范围,但并不意味着任何年龄的人出现意外身故或伤残都能获得全额赔付。比如华泰财险的华泰大保镖PLUS意外险,虽然投保年龄为0—60岁,但50—60岁的被保人,其一般身故或伤残的保额会减半。 总之,在买意外险时,除了要看其保额的大小外,还得特别注意理赔的条款,尽量避开那些理赔条件较严格的保险产品。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0
<
540
541
542
543
544
>
跳至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