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天!到底要不要现在买保险,我告诉你!
随着重疾新规实施时间临近,
不少小伙伴的焦虑也在直线上升。
主要纠结在于到底要不要现在入手。
毕竟1.31日后,现有产品停售。
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轻症重赔。
一方面甲状腺癌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低
而保险公司却要按保额赔付
这种轻症重赔让各家公司受不了。
香港和西方的保险早已将早期甲状腺癌划入轻疾,
只有大陆保险一直没改。
看看当前甲状腺癌的治疗费用:不超过2万。
对保险公司不利的,恰是对消费者有利。
重疾险现在买还是以后买?
如果保障不全、保额不够、确实有保险需求
答案:现在买,原因是有择优理赔。
新的2021版疾病定义,8类疾病放宽,这是好事
而重疾新规中,也有不好的一面
对轻度重疾、部分重大疾病定义理赔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新规带来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有重疾择优理赔,
发生风险哪个宽松赔哪个,哪个有利赔哪个。
可以有效的趋利避害。
如果要割保险公司韭菜,就在此时。
有的人说身体健康,暂时不需要保险。
记得不久前看过一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讲述两个患癌家庭的故事,带给我们生与死的思考。
每个家庭都会出现病人,
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不幸,
因为没有钱治疗,生活过得精打细算,
因为没有钱治疗,买菜时掰掉坏的菜叶,
直到有一天绝望之极放弃治疗。
离开荧屏,回到现实生活
我们唯一能做的除了爱与珍惜,
还有就是未雨绸缪。
风险近在眼前,我们怎能等闲视之。
在重大疾病中, 癌症占比在60%以上,
100个患大病的人中,60个人患的就是癌症
而癌症患者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甲状腺癌患者。
还有人说我还要再等一等,问问家人,问问朋友才能做决定。
买保险的时候,亲朋都争当参谋将军;
当风险来临时,亲朋说的总是那一句:我们已经尽力了
人生最尴尬的口述就是:“本来能够”,结果却没有去做。
辛劳一生,换来为他人所摆布。
不久前看到一个朋友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自己的保障,一定是自己做主
如果有一天,不幸的事真的发生,
有保险金在手,家人不会选择抛弃。
至少也可以有尊严的离去。
写在最后:
此时此刻,华灯初上,当我们还在欣赏晚景的时候。
在医院的走廊里,还有一批一批延绵不绝的人,
带着家里的积蓄,往医院送钱,
一万、十万、三十万、五十万,接着卖房、卖车。
见多了患病家庭场景,我们总要学会一点领悟:
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1、买足重疾险:
保额买到30-50万以上,发生大病,
理赔款可以买营养品、调养
不用急着上班挣钱,不用看人脸色;
如何凑够保额50万?
可以选择单个产品或多个产品
利用不同产品优点,利用好价格差
比如:终身重疾险+终身重疾险
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定期重疾险
2、买好医疗险:
续保可靠,意外和疾病能够报销治疗费用,
免责条款没有不合理要求
上一年发生理赔,第二年还能续保;
3、买够定期寿险:
万一走了,给真正爱你的人,真正你爱的人,留下一点经济补偿。
定期寿险责任简单,价格低保额高即可。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