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集团子公司中标内蒙古电网项目,利好业务拓展;与通合科技战略合作提升直流电源和储能领域竞争力;但高管减持引发7月15日股价大跌5.06%,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Q1业绩小幅下滑已过反应期,机构维持增持评级;电力需求创新高和政策获批支撑板块估值,但股价面临7.75元压力位,短期波动风险犹存。
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抽水蓄能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日前印发关于征求对《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到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增加到3亿千瓦。资料显示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可靠、最经济、寿命周期长、容量大、技术最成熟的储能装置,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降低核电机组运行维护费用、延长机组寿命;有效减少风电场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冲击,提高风电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性以及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随着我国新兴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抽水蓄能电站的配置由过去单一的侧重于用电负荷中心逐步向用电负荷中心、能源基地、送出端和落地端等多方面发展。
储能
储能业务从电池端到运营服务端包含电池(锂电池、铅炭电池、铅酸蓄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换流器)——EMS(能量管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六个业务板块。
风电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仅陆地上的风能储量就有约2.53亿千瓦。
高铁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
高压快充
高压快充解决补能瓶颈,技术路线逐步成为共识。充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生相伴,随着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电池容量亦稳步提升,充电速率成为目前行业关注的焦点。而无论从充电的便捷性,还是整车效率的维度考虑,高压快充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经获得诸多整车厂青睐。未来两年是整车厂品牌向上最佳时间窗口,高端车型有望密集推出,军备竞赛开启。缩短补能时间是目前电动车升级的核心诉求之一,国内外整车厂争相布局800V快充,率先在高端车上配置,在短期内形成对中低端车型的差异化竞争力。
光伏概念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朝阳性产业,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发展,刺激产业涌现新增需求。(本概念主要维护光伏产业链,自建自用余电入网类的维护绿色电力)
黑龙江自贸区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印发实施,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 。8月30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哈尔滨揭牌。
华为概念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垃圾分类
2019年6月,习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绿色电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将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体现出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产生的绿电收益将用于支持绿色电力发展和消纳,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相关部门频繁出台有关电力企业节能降耗的新标准、新举措,促使电力企业加快节能降耗的步伐,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标志着电力行业进入了一个节能降耗的新阶段。本概念的维护标准为清洁能源的生产商和运营商。
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以生物质及其加工转化成的固体、液体、气体为燃料的热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随着国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发电发展前景较好,发展空间巨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生物质能发电量将1320亿千瓦时,到2025年将超过1860亿千瓦时。我国首部生物经济规划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生物经济,提升生物环保战略地位。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建立生物质能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行业主要业务包括基础服务业务和增值服务业务。基础服务主要提供托管服务,增值服务在基础业务之上向客户提供的各类网络安全、数据应用、运行维护等增值服务。发改委等四部门提出,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
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DER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电厂概念的核心可以总结为“通信”和“聚合”。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虚拟电厂最具吸引力的功能在于能够聚合DER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运行,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服务;同时可将相对分散的源、网、荷、储等元素进行集成调控,对外等效成一个可控的电源。这个系统对外既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起到灵活的削峰填谷等作用。
智能电网
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光伏建筑一体化
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