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经理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感慨的。像这样经验丰富的股民,26年的市场沉浮积累了很多心得,但说实话,这个年纪炒股更需要谨慎。
高龄投资者首要考虑的其实不是暴利,而是资产的平稳性。我自己觉得,把重心放在资产保值上可能比追求短期收益更踏实。比如,可以适当降低高风险股票的比例,配置些分红稳健或债券基金这样的品种。
怎么让操作轻松些呢? 老人家精力有限,盯着盘研究大量信息会很吃力。这时候用工具辅助分析就比较省心。像我平时会用“希财舆情宝”这类工具来看个股的舆情评分和财务健康度,系统会把这些指标拆解得很清楚,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票是市场看好、基本面又扎实的。
还有个关键点:流动性管理。像医疗、旅游这些可能用钱的领域,账户里留够灵活支取的部分很重要,别把急需的钱套在波动大的票上。
工具对老股民挺实用的。类似舆情宝这种产品,把研报重点、财务分析用AI提炼出来,省了翻几百页报告的功夫,还能设置自选股消息推送,不用天天盯盘。一天一块多钱的成本,算下来比订报纸还便宜,尤其对习惯精打细算的长辈,这种投入挺划算的。
说到底,炒股方法得跟着人生阶段调整。年轻时能扛波动,拼高收益;到了养老阶段,守得住、拿得稳才是真本事。
追问
0
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