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在计算公司净利润时,把那些不是靠主营业务赚来的、偶尔发生的收入或支出给剔除掉。
比如公司卖了一栋楼赚了一笔钱,或者因为罚款赔了一笔钱,这些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它们不是公司日常经营中稳定产生的,所以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就会把这部分去掉。
你看财报的时候,如果发现某家公司利润猛增,但主要是靠非经常性损益,那就要小心了——这可能只是“一次性买卖”,并不代表公司真正有持续赚钱的能力。
如果你对某只股票的财务数据有疑问,可以关注下希财网公众号,里面有个舆情宝工具,能帮你实时监控持仓股的动态,还能AI分析消息利好还是利空,挺适合普通投资者用的。
我来给你简单聊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个概念,你看了财报就经常能碰到它。
非经常性损益,说白了就是公司“意外”的收入或损失。
比如你开家小店,主要靠卖东西赚钱吧?这就是经常性收入。但突然有一天,你卖掉个旧货架,或者保险公司赔了你一笔店里的意外损失钱,再或者你投资的股票突然赚了一大笔……这些都属于“意外之财或意外损失”。这些不是日常稳定有的,就叫非经常性损益。
那为什么财报里要特意“扣除”它呢?
因为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公司靠主营业务的赚钱能力。如果今年公司利润增长,实际上是靠卖房、打官司赔款赚回来的,明年可能就没这好事了。这样的盈利“水分大”,可持续性差。所以财务报表里单独列一个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就是剔除了这些“意外”影响,让盈利数字更真实反映公司的主业实力。
下次看公司财报时,你重点对比一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
- 如果两者相差很大,一定要警惕! 说明利润可能是靠临时“外财”撑起来的,核心业务可能没数据看起来那么强。
- 像变卖厂房、投资波动、政府一次性补贴、打官司赔款等,都是常见“非经常性”项目。
投资决策关键点:
别光看表面的盈利数字。想判断一个公司是不是真的健康,盯住它核心业务赚的钱(扣非利润)是否稳定增长更重要。毕竟偶尔中彩票不算本事,天天能稳定做生意赚钱才是真功夫。
---
顺便一提,这类专业术语散户很容易“只懂表面”,想及时跟踪公司真实经营动态和核心指标变化,可以试试希财网的【舆情宝】工具(关注公众号就能免费体验)。它会监控持仓股的财报核心数据变动,比如“扣非净利润”突然下降时,马上用大白话推送提醒你风险在哪,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