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主要原因是预审额度只看基础资料(比如年龄、职业),而正式审核时会查征信、社保、还款能力等细节。我总结了几点容易“缩水”的原因:
1. 征信负债过高:比如你填月收入1万,但征信显示每月要还8千,系统就会砍额度
2. 多头借贷预警:如果最近3个月有超过3家机构放款记录,风控会直接拒批
3. 资料不一致:比如预审填国企工作,但社保显示是劳务派遣,会被判定虚假信息
建议你在正式申请前做两件事:
① 打印详版征信报告,重点看负债和查询次数(每年2次免费机会)
② 优先申请和你现有资质匹配的产品(比如有公积金就选匹配公积金认证的)
我们合作的平台里,小橙借款和借钱呗对“预审和终审差异”有优化,你可以试试看。记得在公众号申请时,把能认证的资料都传上去(比如信用卡账单、支付宝流水),资料越全越接近预审额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