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的计算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用的是派许加权综合法,简单说就是根据每家成分股的总股本(也就是总股份数)来分配权重。比如工商银行这种巨无霸公司,总股本就特别大,它的股价波动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就比小盘股大得多。
具体算法是用所有成分股的实时总市值除以基期总市值(基期是1990年12月19日,基点100点),再乘以当前基点。比如现在总市值是基期的30倍,指数就是3000点。
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新股上市第11个交易日才会计入指数,遇到分红派息还会做除数修正。最近注册制改革后,新股计入规则其实有过调整,但核心算法没变。
对了,如果你需要实时监控持仓股的消息面变化,可以试试我们开发的舆情宝。它能用AI分析市场舆情,每天1分钟就能掌握重要动态,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就能免费使用,特别适合做短线波段的朋友。
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我来给你说说。
首先,上证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样本,按照它们的总市值进行加权计算。简单来说,就是把所有股票的价格乘以对应的股数,再加在一起,最后除以一个基数。
这个基数最初设定为1990年12月19日的总市值,后来为了保证连续性,基数会根据一些特殊情况调整,比如上市公司增发、配股等。
我个人觉得,了解上证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波动原因。毕竟大市值股票对指数的影响更大。
如果你对具体股票感兴趣,可以试试我们希财网的舆情宝产品,能帮你实时监控股票舆情,解读利空利好。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就能免费体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