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退市主要看联交所的持续上市标准,我简单总结几个关键点:
财务指标:比如连续三年亏损,或净资产为负,可能触发退市风险。不过港股更看重的是公司能否维持正常经营,而非单纯看盈利。
交易活跃度:如果股票长期成交量低迷,比如连续120个交易日公众持股量低于25%,或市值低于1亿港元,可能被要求退市。
长期停牌:港股最严的是停牌规则。如果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联交所会直接启动退市程序,最近几年不少“僵尸股”都是这样退的。
合规问题:比如财报长期无法按时披露、业务重大违规,或审计师连续出具否定意见,都可能被强制退市。
港股退市流程相对市场化,一般会先发警告、进入退市整理期,最后摘牌。如果持有相关股票,建议多关注公司公告和联交所的披露,避免被动。
想实时监控持仓股的舆情变动,可以试试我们开发的【舆情宝】,重大退市风险、政策变化都会第一时间推送提醒,还能用AI分析事件对股价的影响,直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就能免费体验~
关于港股退市条件,我可以给你简单梳理一下核心内容。
首先,港股退市主要有两种情况:
1. 主动退市:公司因为业务整合、私有化或者其他战略原因,自愿申请从港交所退市。
2. 被动退市:由于违反港交所的规定或者不再符合上市要求而被强制退市。
具体来看,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被动退市:
- 连续停牌18个月或以上。
- 公司资产不足以维持其上市地位。
- 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的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
-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比如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等。
如果你对某只港股的退市风险感兴趣,可以关注它的停牌时间、财报披露情况以及是否收到监管警告。这些都是重要的信号。
顺便提醒你,港股投资有一定门槛和风险,建议多关注专业资讯。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低佣开户渠道,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添加微信好友,我这边能提供全国十几家大型券商的选择,帮你节省佣金成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