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朱经理
做1分钟期货短线,我有几个实用方法。
一是看K线形态,像启明星、乌云盖顶这类经典形态,出现后可能是买卖信号。
二是参考技术指标,比如MACD,金叉时可考虑买入,死叉时考虑卖出。
三是关注成交量,放量上涨可跟进,放量下跌要小心。
不过要提醒你,1分钟短线交易风险高,波动大,得严格设好止损止盈。
我手里有期货低佣开户渠道,所有期货品种都能开。你要是有开户需求,点开我头像,加微信好友详聊。
追问
1分钟期货短线操作非常考验交易者的反应速度和技术水平。从我的经验来看,这种超短线交易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
首先,选择活跃度高的品种非常重要,比如螺纹钢、铁矿石等成交量大的合约,这样可以确保进出顺利。建议重点关注主力合约。
其次,要结合技术指标进行判断。常用的是分时图配合布林带,当价格突破上轨可考虑买入,跌破下轨可考虑卖出。同时关注成交量变化,放量突破更可靠。
另外,一定要严格设置止损,一般不超过本金的2%-3%。由于波动快,建议使用条件单来提高下单效率。
最重要的是控制仓位,不要重仓操作,单笔交易资金占比最好不超过总资金的10%,以防市场突然反转造成过大损失。
超短线交易风险较大,建议新手先用模拟盘练习一段时间再实盘操作。
追问
1 分钟期货短线交易追求在极短时间内捕捉买卖机会获利,不过由于时间短,市场波动快,风险也相对较高。以下介绍一些精准操作确定买卖点的方法:
利用技术指标确定买卖点
移动平均线(MA)
金叉买入:在 1 分钟 K 线图上,当短期均线(如 5 周期均线)从下方上穿长期均线(如 10 周期均线)形成金叉时,是一个短期买入信号。这表明短期内市场多头力量增强,价格有上涨动力。例如,5 周期均线上穿 10 周期均线,且此时 K 线位于均线上方,可考虑轻仓买入。但要注意,为防止假信号,可观察随后几根 K 线是否能站稳均线上方。
死叉卖出:相反,当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形成死叉,是卖出信号。说明短期内空头力量占优,价格可能下跌。比如,5 周期均线下穿 10 周期均线,且 K 线在均线下方运行,应考虑及时卖出平仓,规避风险。
MACD
DIF 上穿 DEA 且柱状线翻红买入:在 1 分钟 MACD 指标图中,当 DIF 线向上穿过 DEA 线,同时 MACD 柱状线在零轴下方由绿转红,这是较为强烈的买入信号。意味着市场短期多头力量开始占据上风,价格可能上涨。此时可结合 K 线形态,若 K 线呈现小阳线逐步攀升形态,买入信号更可靠。
DIF 下穿 DEA 且柱状线翻绿卖出:当 DIF 线向下穿过 DEA 线,且 MACD 柱状线在零轴上方由红转绿,表明空头力量增强,是卖出信号。若此时 K 线出现长阴线,更应果断卖出,避免进一步损失。
结合 K 线形态判断买卖点
底部反转形态买入
锤子线:在 1 分钟 K 线图上,若价格经过一段下跌后出现锤子线,即 K 线实体较小,下影线长度是实体两倍以上。这表明在该时间段内,空头虽曾打压价格,但多头迅速反击,下影线越长,多头力量越强,可在锤子线出现后,下一根 K 线若为阳线且收盘价高于锤子线收盘价时买入。
启明之星:由三根 K 线组成,第一根为长阴线,第二根为小实体 K 线(阴阳均可),且与第一根 K 线有跳空缺口,第三根为长阳线,其收盘价深入第一根长阴线实体。这种形态表明空头力量开始减弱,多头力量逐渐增强,是见底信号,可考虑买入。
顶部反转形态卖出
上吊线:与锤子线类似,但出现在上涨趋势中。K 线实体较小,下影线较长,且上影线很短或没有。这表明多头虽一度推高价格,但空头随后反击,预示着价格可能下跌。当上吊线出现后,下一根 K 线若为阴线且收盘价低于上吊线收盘价,应考虑卖出。
黄昏之星:同样由三根 K 线组成,第一根为长阳线,第二根为小实体 K 线(阴阳均可),与第一根 K 线有跳空缺口,第三根为长阴线,其收盘价深入第一根长阳线实体。这是见顶信号,表明多头力量衰竭,空头力量开始占据主动,此时应果断卖出。
关注成交量变化辅助判断
放量上涨买入:在 1 分钟 K 线图上,若价格上涨同时成交量明显放大,表明多头力量强劲,上涨得到成交量支持,可考虑买入。比如,价格在突破某一关键阻力位时,成交量大幅增加,这种情况下的上涨更具可靠性,买入成功概率较高。
放量下跌卖出:当价格下跌且成交量急剧放大,说明空头力量集中释放,下跌趋势可能加速,应及时卖出。例如,在重要支撑位被跌破时,成交量突然放大,此时不宜抱有侥幸心理,需果断止损离场。
注意事项
严格止损:1 分钟短线交易波动快,风险大,必须设置止损。一般可根据 K 线形态或支撑阻力位设置,如买入后将止损设在锤子线最低点下方,或重要支撑位下方一定幅度,控制单笔损失。
避免过度交易:1 分钟图上信号多,易冲动交易。要保持冷静,只参与符合自己交易系统的信号,过滤掉不确定或风险大的机会。
控制仓位:因短线交易风险高,不宜重仓。建议将每次交易仓位控制在总资金 10% - 20% 以内,避免因一次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