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总觉得成交量就是看K线图里柱子的高低,后来才发现这样判断太片面了。其实要准确看出放量还是缩量,得结合几个实际的观察点。

首先,我会对比近期的均量线。比如拿当天的成交量柱,和最近5到10天的平均成交量做比较。如果当天的量柱比均量线高出30%以上,我就认为是放量;要是低了30%左右,那就是缩量。当然,这个比例得根据个股平时的活跃度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然后,我会结合价格走势来看。比如股价上涨时放量,可能说明有资金在主动进场;下跌时放量,或许是资金在出逃。但缩量上涨也不一定不好,可能是抛压比较小,这些都得综合分析。
另外,我还会关注放量缩量的持续度。偶尔一天的放量可能只是偶然情况,但连续两三天的放量或缩量,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绪变化。
不过作为散户,有时候很难同时兼顾这么多信息,我自己就常用希财舆情宝辅助。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抓取全网个股的舆情信息,包括资讯、股民讨论等,还能解读消息的利好利空并生成评分;AI选股功能可以自由组合趋势、舆情、财务等因子筛选股票;还有公众号推送功能,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收到自选股的重要消息。这个工具平均一天一块钱,成本不高,能帮我省不少时间精力。
最后想说的是,成交量只是炒股参考的指标之一,不能单独用来做决策,得和其他维度的信息结合起来看才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