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入股市那会儿,经常听到别人聊缩量上涨、放量下跌,却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自己慢慢琢磨,加上跟老股民交流,才搞懂缩量与放量的核心是成交量的变化。缩量就是某个时间段里,股票的成交量比最近的平均水平少,说明买卖双方的交易意愿都不高,市场比较谨慎。放量则相反,成交量突然变大,意味着买卖双方的分歧或者共识变强烈,比如大家都抢着买,或者都恐慌卖出。

判断缩量和放量其实很简单,我通常会把当前的成交量和最近5到10天的平均成交量对比,如果明显低于平均就是缩量,高于就是放量。不过要注意,它们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得结合股票所处的位置来看。比如低位缩量上涨,可能是持股的人不愿意卖,后续说不定还有上涨空间;如果在高位缩量上涨,可能是买盘不足,得小心回调。放量下跌要是在高位,可能是主力在出货;低位的话,也许是恐慌盘杀出来了,快见底了。
光看成交量还不够,得结合消息面和趋势来判断。我现在会用希财舆情宝辅助分析,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抓取全网个股的舆情信息,还能解读消息的利好利空;AI趋势功能会给股票的趋势评级,比如上涨、震荡还是下跌;还有公众号推送功能,不用整天盯盘,也能收到自选股的重要消息。这些功能对散户挺实用的,一天也就一块钱,性价比还不错。
我自己的习惯是,看到缩量或放量时,先确认趋势方向,再看有没有相关的消息影响,这样判断会更全面。不过每个人的投资风格不同,这些经验仅供参考,不能直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