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刚开始炒股时经常搞不清楚。后来慢慢摸索,发现得结合股价所处的阶段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在上涨初期,如果股价刚从底部起来,这时候放量上涨通常是积极信号。说明有资金愿意进场接盘,抛压也被消化了一些。但如果是缩量上涨,可能意味着抛盘少,但后续能不能持续,还得看有没有新资金进来。
到了上涨中期,情况就复杂点。要是放量上涨,可能说明市场分歧变大,有人买也有人卖。这时候我会多留意后续的量能变化。而缩量上涨的话,反而可能是筹码比较稳定,大家都不想卖,这种情况或许还能涨一阵。
上涨后期就得小心了。如果放量上涨,很可能是顶部有人出货,追涨的人接盘。这时候我一般不会随便进场。要是缩量上涨,说明买盘不足,上涨动力可能快没了,随时可能调整。
不过这些判断需要很多信息支撑,之前我自己找这些资料特别费时间,要翻论坛、看研报,还不一定准。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它的AI舆情功能帮了我不少忙。它能实时抓全网的个股舆情和资金面信息,用AI解读消息的影响。比如我想知道某只股票上涨时的量能变化背后有没有资金支持,用它就能快速看到机构和散户的观点,不用自己到处找。而且它的公众号推送功能很方便,自选股有重要消息会及时通知,不用整天盯盘。
当然,量能只是参考,还要结合基本面、行业趋势这些因素。不能只靠量能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