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总是搞不懂压力位和支撑位怎么找,后来慢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其实压力位就是股价上涨时容易遇到阻力的位置,支撑位则是下跌时容易反弹的地方。

首先看历史价格走势。找那些股价过去几次涨到就跌下来的高点,这些就是潜在压力位;几次跌到就反弹的低点,就是潜在支撑位。这些位置是市场共识形成的,参考性比较强。
然后是均线。我平时常用5日、10日、20日短期均线,还有60日中期均线。股价在均线上方时,均线可能托着股价,成为支撑;在下方时,均线可能压着股价,成为压力。不过均线不是绝对的,突破或跌破都有可能。
还有成交量。股价到压力位时,如果放量却没突破,说明压力大;突破时放量,压力位可能变支撑。支撑位跌破时放量,支撑可能失效。
现在我找这些位置时,还会用希财舆情宝的AI趋势功能。它能分析布林带、ADX等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和压力支撑关系密切,比如布林带上轨常是压力,下轨常是支撑。舆情宝把这些分析整理得很清楚,不用我自己计算,省了不少时间。它是专为散户设计的,界面简单,我这种普通股民也能看懂。
另外,整数关口像10元、20元,也容易形成压力或支撑,因为很多人会在这些位置买卖。不过这些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单独用。
如果大家觉得找压力位支撑位麻烦,或者想结合更多因素分析,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它的AI趋势功能挺实用的,一天平均才一块钱,成本不高。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能收到关键信息推送,不用整天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