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对集合竞价成交价格没太在意,后来发现它藏着不少市场信号,慢慢总结了些看的方法。

首先得明白成交价格的形成逻辑。集合竞价是在规定时间内,所有委托单集中撮合,最终形成一个能让成交量最大的价格,这个就是成交价格。它不是随便定的,是市场买卖双方暂时达成的共识。
然后要看成交价格对应的成交量。如果成交量大,说明这个价格被很多人认可,后续走势可能更稳;如果成交量很小,那这个价格的参考性就弱一些,后续可能会有变动。
另外,要对比前收盘价看。高开、低开还是平开,结合成交量能反映市场情绪。比如高开但成交量小,可能是少数资金在拉,后续不一定能持续;低开但成交量大,或许是市场对个股有一致的看空预期。
还有,集合竞价过程中委买委卖的变化也得留意。如果委买单突然增加,说明很多人想在这个价格买,可能支撑较强;委卖单大增的话,则相反。
我现在盘前都会用希财舆情宝的AI早评功能。它每天早上更新,会总结外盘和大宗商品走势,分析对A股的传导,还盘点盘前重要消息。比如某个行业出了政策,早评里会讲清影响逻辑,这样我看相关个股集合竞价时,就能明白价格变动的原因,不用自己翻各种新闻。这个功能挺实用的,而且平均一天才一块钱,散户也能负担,感兴趣可以去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试试。
总的来说,看集合竞价成交价格不能只看数字,要结合成交量、前收盘价、消息面等多方面。慢慢练习,就能从中找到有用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