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接触股票时,经常在财报里看到每股收益这个指标,但很长时间都没搞清楚它的公式到底是什么,怎么计算。后来慢慢研究多了,才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要点。

每股收益的基本公式是: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这个公式里的两个部分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是指公司当期赚的钱里,扣除给优先股股东的股利后,剩下的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部分。我记得第一次算的时候,没扣除优先股股利,结果和财报上的数字对不上,后来才意识到这个细节。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这个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点。不是直接用期末的普通股股数,而是要考虑全年发行在外的时间。比如公司年中增发了股票,那增发的部分只能算半年的权重。我之前没注意这个加权平均,算出来的结果总是不准,后来查了资料才明白其中的逻辑。
其实现在看每股收益不用自己算得那么麻烦,我常用的希财舆情宝里的AI财报功能就能直接展示这个指标,而且还会把财务数据拆分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多个维度评分,连近一年和五年的财务评分都有,省了我不少时间去翻财报自己算。
除了基本每股收益,还有稀释每股收益,它考虑了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这些可能稀释股权的工具,公式会更复杂些,但一般散户看基本每股收益就够日常参考了。我平时看股的时候,基本每股收益是必看的,但不会只看这一个指标,会结合其他财务数据一起分析。
如果想更方便地获取这些财务指标和分析,其实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它的AI财报功能对散户很友好,平均一天一块钱就能用,不用自己去啃厚厚的财报。
总的来说,每股收益的公式不难记,但计算时要注意加权平均和扣除优先股股利,平时看的时候结合其他指标会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