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缠论有段时间了,最开始觉得分类这块特别绕,后来慢慢梳理才理清逻辑。缠论里的分类核心其实是走势类型的划分,这是后续所有分析的基础,得先把这块弄明白。

走势类型主要分两种,趋势和盘整。趋势的话,又细分成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判断是不是趋势,关键看中枢数量——至少要有两个同方向的中枢才算。盘整就只有一个中枢,价格在中枢区间里来回震荡,没形成明确的方向。
为什么要做分类?因为不同走势类型对应的操作逻辑完全不同。比如上涨趋势里,重点找买点持有;下跌趋势里,尽量避免介入或者找卖点离场;盘整的时候,可能更适合做波段。但我自己刚开始划分的时候,经常对中枢的方向和数量拿不准,导致走势类型判断错误。
后来我试着用希财舆情宝的AI趋势功能辅助。它能给出明确的趋势评级,比如上涨、震荡还是下跌,还会分析布林带、ADX这些技术指标。我把自己用缠论分类的结果和它的评级对比,发现能减少不少判断偏差。比如有时候我觉得是上涨趋势,但舆情宝的趋势评级显示震荡,再仔细看中枢,确实只有一个,是我之前划分错了。
另外,缠论分类也不能只看技术面,还要关注市场情绪。有时候走势类型明明是上涨,但突然有负面舆情出来,可能会改变趋势走向。这时候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它会实时抓取全网的个股舆情信息,解读利好或利空影响,生成的舆情评分能让我快速了解市场反应。
我现在的习惯是,每天花十几分钟用缠论分类梳理关注的股票走势,再打开舆情宝看趋势评级和舆情评分,两者结合着分析。这样做下来,对走势的判断清晰多了。对了,希财舆情宝还有公众号推送功能,我设置了自选股的消息推送,不用一直盯盘也能及时收到关键信息,挺省心的。如果大家想试试,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平均一天一块钱,成本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