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用信用账户交易的时候,经常搞混担保品买入和融资买入这两种方式,后来自己慢慢摸索,加上和一些老股民交流,才理清楚它们的核心区别。

担保品买入其实很简单,就是用自己账户里的现金,或者已经持有的、符合券商要求的股票(也就是担保品)来买入股票。这种交易方式不用借钱,风险完全由自己的资金承担,操作起来也比较灵活,想买什么股票(只要在担保品范围里)都可以。
融资买入就不一样了,它是向券商借钱买股票,属于杠杆交易。你需要先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剩下的部分由券商借给你。不过这种方式有利息成本,而且如果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还会触发平仓线,需要追加保证金,否则券商可能强制卖出股票偿债。所以融资买入的风险比担保品买入高很多。
我自己平时做担保品买入时,一般选长期看好、财务稳定的股票;融资买入的话,只会用在非常确定趋势向上的个股上,且仓位不会太重。毕竟杠杆是双刃剑,用不好会放大损失。
不过判断是否适合融资买入,要看法舆情、估值等很多方面。以前我要翻大量资讯研报,很费时间。后来朋友推荐希财舆情宝,用了觉得挺方便。它的AI舆情能实时抓全网舆情,分析利好利空;AI估值能看股票上涨空间和安全买点。这些功能帮我更谨慎判断融资买入,毕竟融资风险高。现在每天花一块钱用这个软件,成本不高,能得机构级分析服务。感兴趣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体验。
其实不管哪种交易方式,都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散户别盲目用杠杆,先搞懂基础方式,再尝试复杂操作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