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额和量什么意思?实战解析及常见误区

钟经理            来源:希财网
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私信,问股票里的额和量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盘时总看到这两个词,却不知道怎么用。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会也犯迷糊,K线图上红柱绿柱一大堆,成交额和成交量的数字晃得人眼晕,光靠字面意思理解,实际操作时还是频频踩坑。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看盘经验,聊聊额和量的实战用法,帮大家少走弯路。

股票额和量什么意思?实战解析及常见误区

先把概念说清楚。股票里的量指的是成交量,就是某段时间内这只股票成交的总股数,单位通常是手(1手=100股);额是成交额,也就是成交总金额,单位是元。比如某只股票上午成交了5000手,每股价10元,那成交量就是5000手,成交额就是5000×100×10=500万元。这两个指标看着简单,其实是判断资金动向的核心——量反映交易活跃度,额体现资金力度,两者结合才能看出市场真实态度。

举个我早期的例子,2019年有只半导体股,连续三天成交量放大,我以为是资金进场,赶紧追了进去。结果后来才发现,那三天成交额其实没怎么涨,说明虽然交易频繁,但都是小散户在买卖,主力根本没动。果然,第四天就开始回调,我套了快一个月才解套。那时候真的头疼,每天收盘后要手动统计成交量和成交额的变化,对比前几天的数据,经常弄到半夜,还总担心漏了关键信息。

后来我才慢慢摸到门道:正常情况下,量和额应该是同步的。比如股价上涨时,成交量放大、成交额增加,说明买盘资金强劲,是真突破;如果股价涨了,但成交量没跟上,成交额甚至缩小,这就是量价背离,大概率是虚涨,要小心回调。反过来,股价下跌时,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步放大,说明抛压重,可能还要跌;要是缩量下跌,成交额减少,反而可能是跌到位了,抛盘开始衰竭。

不过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大家:别只看单日的额和量,得结合趋势看。比如一只股票横盘了半个月,突然某天成交量翻倍、成交额激增,这时候就得看资金是主力还是散户。我之前吃过亏,有只票横盘时突然放量,我以为是启动信号,结果后来看龙虎榜,全是散户营业部在买,机构席位在卖,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那时候要是能实时看到主力资金动向,也不至于踩这个坑。

说实话,现在分析额和量比以前轻松多了。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它有个资金面分析功能挺实用的,能实时抓取主力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比如某只股票当天成交额突然放大,我点开舆情宝就能看到是主力净流入还是散户在跟风,结合它的舆情评分,就能判断这波额量变化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舆情评分是0-100分的,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说明市场情绪好,这时候如果额量同步放大,可靠性就高;要是评分低于40分,就算放量上涨,也可能是主力诱多。

前阵子有个朋友问我,他持有的一只股票连续两天成交额破亿,但股价没怎么动,不知道该留还是该走。我让他去舆情宝看主力资金流向,结果显示主力净流出1.2亿,全是散户在接盘,舆情评分才35分(负面标签)。我建议他减仓,果然第三天就出了利空公告,股价跌了8个点。他后来跟我说:以前光看额和量,以为是洗盘,没想到背后资金这么复杂,这工具确实帮我省了不少事。

其实散户分析额和量最大的痛点,就是信息滞后和判断不准。手动查龙虎榜、统计资金流向太耗时间,等你分析完,行情早就过了。但舆情宝能实时更新这些数据,不用你盯盘,它的公众号还会推送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比如公司突发利空或者主力资金异动,手机上就能看,挺方便的。

想试试的话,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额度,看看主力资金流向和舆情评分其实挺够用的。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价格和权益你们自己去看,反正我觉得投入产出比挺高的——少踩一个坑,省下的钱比会员费多多了。

最后再啰嗦一句:额和量是看盘的基础,但不能孤立看,得结合资金性质、市场情绪和公司基本面。新手朋友别着急上手实操,先把基础打牢,有条件的话用工具辅助分析,能少走很多弯路。觉得有用的话,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后续我会分享更多额量结合技术面的实战案例。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