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下午,一个老股民给我打电话,声音抖得厉害,说自己跟着网上的操盘手买了只内幕股,结果三天亏了12万,现在平台还登不上去。这种事我这几年见得太多了,看着他们拿着转账记录红着眼圈的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炒股被骗到底能不能抓到?以及更重要的——怎么从根上避开这些坑。
先说说常见的骗局长啥样。最典型的就是免费荐股群,开头天天给你发涨停股的截图,等你信了就开始收会员费,或者让你在他们的专属交易软件上开户。我见过最夸张的,有个群里200多人,全是托,就一个真散户,最后被骗走50多万。还有一种是内幕消息骗局,说自己是游资大佬,有上市公司重组的一手消息,催你赶紧重仓,结果你一买,股价就开始跌,人家早把你当接盘侠了。
那被骗后到底能不能抓到?说实话,得看情况。如果金额超过3000块,警方会立案,但能不能追回钱,取决于你手里的证据全不全,骗子用的是不是实名账户。我之前有个客户,被骗了8万,好在他保留了所有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警方顺着银行卡流水查到了骗子的窝点,最后追回了6万。但更多时候,骗子用的是假身份、境外账户,钱一转过去就被拆分到多个账户,想追回来比登天还难。所以与其想着被骗后能不能抓到,不如一开始就把眼睛擦亮点。
怎么擦亮眼?关键是学会查风险。很多骗局里的股票,其实早就有猫腻,只是散户没发现。比如有的公司表面业绩光鲜,背地里却背着几个亿的商誉减值雷;有的平台号称正规券商合作,但证监会官网根本查不到备案信息。这些信息不是藏着掖着的,只是散户一个个去翻公告、看新闻太费时间,还容易漏掉关键细节。
后来我自己做投资时,就靠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省了不少事。它会实时抓取全网的信息,专门标红提醒你:这家公司最近有没有被监管处罚?有没有股东违规减持?甚至连蹭热点概念被交易所问询这种细节都不会漏。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股价突然拉涨停,群里很多人说要翻倍,但我在舆情宝上一看,风险预警里直接写着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这种股票碰都不能碰。
除了风险预警,它的舆情评分也很实用。每只股票会有个0-100分的评分,要是评分在40分以下,标着负面或严重负面,说明市场对它的评价很差,大概率有问题。那些骗局里吹上天的牛股,我查过好几只,舆情评分都在20分左右,只是散户自己不知道。
其实散户被骗,说到底是信息不对称。骗子拿着你不知道的假消息忽悠你,你却拿不到真实的风险信号。现在有了这种工具,相当于多了个风险扫描仪。关键是每天都能免费刷新舆情报告和评分查看额度,足够你初步判断一只股票能不能碰。想试试的话,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看几次解析和评分,其他功能开通会员就能用,具体价格你们自己去看——一顿饭钱可能帮你避开几十万的坑,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最后说句实在话,炒股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给骗子送钱。真正的机会不会催着你马上转账,正规的公司也不会藏着负面消息。有空去体验下舆情宝的风险预警,至少能让你少踩几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