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留言,问加的股票群到底违不违法?里面天天发‘内幕消息’,跟着买了两次赚了点,现在有点慌。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挺揪心——股票群这东西,水太深了,真不是赚没赚钱这么简单。今天索性掰开揉碎讲清楚,哪些股票群真的会踩红线,以及普通股民该怎么避开坑。
先亮结论:股票群本身不违法,但群里的某些行为绝对违法。去年证监会刚通报过案例,有团伙建群冒充名师,靠虚假交割单骗了几百人,涉案金额过亿。但也不是所有群都有问题,我身边几个老股民自己建的交流群,平时就聊聊持仓心得,分析下行业动态,这种纯经验分享的完全没问题。
关键看群里有没有这3种行为,碰到了直接退群,别犹豫:
第一种,收费荐股或诱导开户。比如交998入VIP群,每天推荐3只牛股,保证月收益20%,或者在XX券商开户就能进群领‘内部研报’。根据《证券法》,未经许可搞证券投资咨询、诱导他人交易,不管赚没赚钱,都涉嫌违法。之前有个读者跟我说,他交了5800进群,结果推荐的股票连续跌停,群主直接把他拉黑了,报警后才发现对方连证券从业资格都没有。
第二种,发内幕消息还带煽动性。比如独家消息!XX公司下周要重组,现在不买就来不及了主力马上拉涨停,跟我一起满仓干。记住,真正的内幕消息是违法的,能传到散户耳朵里的,要么是假的,要么是主力放出来找人接盘的。
第三种,晒虚假盈利截图,制造跟我必赚的假象。现在P图软件那么发达,交割单、持仓截图分分钟做出来。我见过最夸张的,有群主打着股神旗号,晒出单月盈利500%的截图,结果有人扒出来,他发的股票代码都是已经退市的。
那问题来了:怎么判断群里的消息靠不靠谱?总不能每条都去证监会网站查吧?说实话,我自己看消息时,从来不会只信单一来源,一定会用工具交叉验证。比如前阵子有个群说XX新能源股要拿国家补贴,下周肯定涨,我当时就留了个心眼,用希财舆情宝查了下这只股票的舆情报告——它能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还能通过AI分析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生成一个0-100分的评分。结果一查,根本没补贴相关的官方消息,反而有份最新研报提到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可能下滑,舆情评分才41分,属于弱中性,后来这只股果然横盘没动,群里那些要大涨的说法不攻自破。
其实普通股民防坑,就3步:
第一步,先看动机。如果群里天天催你交钱、开户,或者晒盈利让你跟单,直接退群,别抱侥幸心理。真正的交流群,没人会逼你做决策。
第二步,用工具验真。听到内幕消息别激动,先查消息来源。比如希财舆情宝这类工具,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评分和报告,输入股票代码,就能看到近期的利好利空汇总、主力资金流向,甚至机构研报的核心观点。我前几天查一只消费股,群里说业绩超预期,但舆情宝显示营收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机构评级刚从‘买入’下调到‘中性’,评分62分,只是正面,不算强烈,后来业绩披露果然没达标,还好没冲动买入。
第三步,永远不跟风。就算消息看起来靠谱,也得结合自己的策略。我见过有人看群里推荐趋势牛股,直接满仓,结果赶上大盘回调,套牢了才后悔没设止损。
可能有人觉得工具太复杂,学不会,其实真不用怕。希财舆情宝的微信小程序操作很简单,输入股票代码,首页直接显示舆情评分和趋势曲线,红色往上走就是舆情变好,绿色往下就要小心。每天免费额度够查两三个股票,先试试水,觉得有用再考虑会员,投入成本不高。毕竟炒股本身就有风险,花点小钱用工具过滤掉明显的坑,反而能少亏很多。
最后想说,股票群不是不能加,但要学会带着脑子交流——别人的观点仅供参考,自己的钱自己负责。如果平时没时间盯盘,怕错过关键消息,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大盘情绪分和行业风口解读,不用时时刻刻刷手机,也能知道市场大概情况。当然,真想深入分析个股,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免费体验下舆情评分和报告,试过就知道,比在群里听人瞎吹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