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9年那会儿,人工智能板块突然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不少股票涨得让人心痒痒。但说实话,当时我身边很多散户朋友,包括我自己,要么是等股价已经翻倍了才反应过来哦,原来这是龙头,要么就是好不容易买进去,拿了没两天就被震荡洗出去,最后赚点小钱就跑,根本没吃到主升浪。
后来复盘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会儿的人工智能龙头股,其实早就有信号了。比如政策面,2019年有好几个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规划出台;技术面,不少公司的算法模型有了实际落地场景;还有业绩面,部分龙头公司的营收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但问题是,这些信息散落在新闻、研报、股吧各个角落,散户想凑齐一套完整拼图太难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当时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刷新闻,看到一条政策利好,赶紧去翻相关公司的研报,结果研报里全是算力集群深度学习框架这类术语,看得头大。等好不容易搞明白这家公司是做AI芯片的,可能股价已经涨了10%,再追进去心里又发慌——万一利好已经兑现了呢?这种信息滞后+分析不透彻的困境,几乎是当时散户炒人工智能板块的通病。
其实现在回头看,散户缺的不是努力,是工具。如果当时有个工具能帮我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直接告诉我这个板块现在舆情怎么样机构到底看好哪些细分领域,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后来我接触到希财舆情宝,才发现这玩意儿真能解决散户的痛点。
比如它的AI舆情功能,我专门试了下模拟2019年的场景——假设那会儿就有舆情宝,它能实时抓取全网关于人工智能板块的消息,不管是政策文件、行业研报,还是股吧里的讨论,都能汇总起来。更关键的是,它会用AI解读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还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要是当时能看到人工智能板块的舆情评分从中性一路涨到强烈正面,可能我就不会等到股价翻倍才后知后觉了。
还有AI研报功能,也特别实用。2019年机构出了几十份关于人工智能的研报,散户哪有精力一篇篇啃?舆情宝能直接把研报的核心要点提炼出来,比如机构看好计算机视觉细分领域某龙头公司目标价上调50%,甚至连不同券商的综合评级、平均目标股价都给汇总好了。这样一来,不用懂复杂术语,也能快速知道机构到底在关注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工具肯定很贵吧?其实真不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的免费额度,像舆情评分、机构报告这些核心信息,不花一分钱就能看。就算想深入用其他功能,会员价格也不高——比起2019年错过一波人工智能行情的损失,这点投入真的不算什么。
现在市场上板块轮动快,说不定哪天人工智能又成了风口。与其像2019年那样手忙脚乱找信息,不如试试用工具提高效率。想体验的话,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的免费额度够用了,先感受下怎么用工具把分散的信息变成清晰的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