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说自己跟着某个叫黄爱玲的股神炒股亏了钱。听着这些读者的描述,真挺心疼的——有人把养老钱投进去,有人借钱跟着操作,最后不仅没赚到承诺的翻倍收益,本金都打了水漂。其实这种骗局套路并不新鲜,但每次都能有人上当,说到底还是散户在信息不对称里太容易踩坑。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见过的案例,跟大家聊聊怎么避开这类陷阱,顺便分享一个我自己在用的避坑工具。
先说说这些炒股老师的常见套路。他们通常会在微信群、直播间里包装自己,要么说有内部消息,要么晒出虚假的盈利截图,再用免费带盘稳赚不赔当诱饵。等你交了会员费或者跟着操作,要么让你高位接盘他们提前布局的股票,要么直接卷钱跑路。我之前遇到个读者,就是被所谓黄爱玲推荐的重组概念股套牢,后来才发现那公司早就被监管警示过财务造假,这些风险信息他要是提前能看到,根本不会踩这个坑。
散户为什么容易上当?核心还是手里没靠谱的信息工具。咱们普通投资者平时看消息,要么刷股吧被情绪带偏,要么看新闻抓不住重点,那些藏在公告里的风险提示、监管处罚记录,更是没精力一条条翻。就像上面说的财务造假风险,其实交易所官网早就发过警示,但散户哪有时间天天盯着这些?等骗子把利好消息包装得天花乱坠,很容易就信了。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分析,才发现信息差能靠技术补。比如我现在每天都会用希财舆情宝看个股的风险预警,它会把监管处罚、商誉减值这些散户容易忽略的风险点直接标出来,不用自己去翻冗长的公告。像之前有只股票,表面看研报都说业绩增长,但舆情宝的风险预警里提示股东质押比例过高,我当时就没敢碰,没过多久果然爆出平仓风险,股价直接跌停。
它最实用的其实是舆情评分功能。每只股票都会生成0-100分的评分,对应严重负面到强烈正面的标签。那些被骗子吹上天的股票,往往舆情评分早就跌到40分以下,甚至标着严重负面。比如之前有读者问的那只黄爱玲推荐股,我后来在舆情宝里查了下,当时舆情评分才23分,风险预警里明明白白写着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种股票怎么可能涨?
可能有人觉得工具会不会很贵,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像舆情报告、风险预警这些核心功能,不用花钱也能看一部分。我自己刚开始就是每天用免费额度查几只重点股,后来发现确实能避开不少坑,才开通了会员。毕竟比起踩一次雷亏的钱,这点会员费真不算什么。
防骗这件事,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自己掌握信息主动权。别信那些稳赚不赔的承诺,更别把钱交给陌生人操作。平时多看看公司的风险提示,用工具辅助筛选信息,比什么都靠谱。要是不知道从哪入手,不妨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免费查几次舆情评分和风险预警,先试试水再说。
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推送,不用整天盯盘,关键风险消息会直接弹到手机上。散户炒股本来就不容易,别让骗子钻了空子。记住,真正能靠得住的,永远是自己手里的信息和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