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尾盘买入这事儿,我前几年真是吃了不少亏。那会儿总觉得尾盘半小时波动小、风险低,随便找个看着顺眼的票就买,结果要么第二天低开被套,要么当天尾盘突然跳水,本金亏了不少才反应过来:尾盘买入根本不是随便买,里面门道多着呢。后来研究杨永兴老师的十步尾盘买入法,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实战调整,才算慢慢摸到点门道,现在用这套方法操作,胜率确实高了不少。
今天就把我拆解的这十步分享出来,全是实打实的经验,散户朋友照着做,至少能避开我以前踩过的坑。
第一步:先看大盘脸色
尾盘买入不是闭着眼操作,得先看当天大盘情绪怎么样。要是大盘大跌,或者情绪特别低迷,大部分股票都在跌,这时候就算有再好的个股,也尽量少动。我以前就犯过这错,大盘跌2个点还硬要买,结果第二天跟着低开,想跑都难。现在每天开盘前,我都会先看看大盘情绪分,心里有个数——说实话,这比光看涨跌直观多了。
第二步:锁定热点板块
大盘没问题的话,就该找当天的热点板块了。尾盘资金往往会往有持续力的热点里流,比如最近政策支持的板块,或者刚出利好消息的行业。以前我找板块得翻涨幅榜、看新闻,慢不说,还经常找错。后来发现,真正的热点不是涨得最猛的,而是资金愿意持续流入的。
第三步:筛选个股技术形态
板块选好后,就在里面挑个股。技术面我主要看三点:股价是不是在均线之上、有没有突破关键压力位、成交量是不是温和放大。比如股价贴着5日线往上走,尾盘突然放量但没涨停,这种形态就比较健康。不过光看技术面不够,我吃过好几次亏——技术形态再好,消息面出问题照样白搭。
第四步:盯紧主力资金流向
尾盘的资金动向特别关键。主力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有没有大单吃货?以前我用Level-2看资金,数据太多根本看不懂,后来才明白,重点看主力净流入占比,要是尾盘半小时净流入超过5%,说明资金在抢筹,安全性更高。
第五步:必须看舆情消息面
这步是我以前最容易忽略的,也是亏最多的地方。记得有次选了只技术、资金都不错的票,尾盘买进去,结果当晚公司发了个股东减持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8个点。后来我才意识到,尾盘买入前,一定要看当天的舆情消息,有没有利空?有没有潜在风险?
说实话,看消息这事儿特别耗时间。以前我得刷财经新闻、翻股吧、看研报,有时候看到一半行情都过了。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用了半年,真是省了不少事。它能实时抓全网的个股舆情,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股吧讨论,都能汇总起来,还能用AI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直接生成一个舆情评分——0到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舆情越好。
比如我现在选尾盘股,第一步就看舆情评分:低于40分的直接排除,60分以上才进入备选。前阵子有只票技术面很好,但舆情评分只有35分,提示监管处罚风险,我当时没买,结果三天后真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现在想想都后怕。它还有个风险预警功能,商誉减值、股东减持这些坑,都会提前标出来,比自己瞎看靠谱多了。
第六步:确定尾盘买入时机
不是所有尾盘都能买,最好在最后15分钟,也就是2点45分到3点之间。这时候股价波动比较稳定,能看出真实的资金意图。如果尾盘突然拉升超过3%,反而要小心,可能是主力诱多,这种我一般不碰。
第七步:严格控制仓位
尾盘买入仓位不能太重,我一般控制在总资金的20%以内。毕竟是短线操作,仓位重了,第二天波动大一点心态就崩了。
第八步:提前设好止损止盈
止损位我一般设在买入价的-3%,止盈看情况,要么第二天冲高5%以上止盈,要么跌破止损位果断割肉。以前我总想着再拿一下可能就涨了,结果越套越深,现在严格执行止损,反而亏得少了。
第九步:预判次日走势
买入后,我会根据舆情和资金情况,大概预判下第二天的走势。比如舆情评分持续上升、主力资金锁仓,第二天冲高的概率就大;要是评分下降,可能就得早点卖。
第十步:收盘后必须复盘
每天收盘后,我都会把当天的操作过一遍:为什么买这只票?哪些步骤没做好?下次怎么改进?复盘的时候,我会用舆情宝的舆情评分曲线,看看这只票最近一周的舆情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这样下次选类似票就有经验了。
其实说到底,尾盘买入法不难,难的是信息太多、筛选太耗精力。以前我每天花3个小时研究,还经常漏掉关键消息;现在用工具辅助,1小时就能搞定,准确率还更高。
如果你也觉得看消息、筛舆情麻烦,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用,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评分查看额度,不用一直盯盘,关键消息会直接推给你。刚开始不用买会员,先免费体验几天,看看适不适合自己。
说实话,散户炒股本来就难,信息不对称、专业知识不够,要是再用错方法,真的很容易亏钱。杨永兴老师的十步尾盘法是好方法,但得结合工具才能落地。与其自己瞎摸索,不如花点时间试试这些能提高效率的工具——毕竟炒股,赚的就是信息差和时间差。
最后想说,尾盘买入不是捡钱,而是通过严格的步骤和工具,提高胜率。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到和我一样的散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