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AI诊脉概念股票能不能布局。说实话,这类横跨AI和医疗的题材,我前两年就关注过,当时踩过不少坑——有些公司明明只是买了个AI算法授权,却被炒成AI医疗龙头,等我反应过来时,股价已经跌了30%。这两年摸爬滚打下来,也算总结出些门道,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
先说说啥是AI诊脉概念股票。简单说,就是那些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到医疗诊断领域的公司,比如开发AI辅助影像识别(像肺结节、眼底病变筛查)、智能病历分析、远程诊断系统的企业。这两年政策一直在推医疗新基建,加上老龄化加剧,基层医院对AI辅助诊断的需求确实在涨,行业前景是有的,但具体到个股,就得睁大眼睛了。
我自己看这类股票时,最头疼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分不清公司是真有技术还是蹭热点。有些公司年报里提一句布局AI医疗,股价就能蹦跶几天,但你去翻它的研发投入,连营收的5%都不到,这种基本就是蹭概念。二是消息太多太杂,今天说某公司AI产品获批,明天又传某政策限制医疗数据使用,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时间挨个核实。
后来实在受不了这种信息轰炸,我开始用工具辅助筛选。试过不少,最后留下的是希财舆情宝。倒不是说它多神奇,主要是对散户太友好了。就拿辨真假这个痛点来说,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甚至股吧里的讨论,然后用AI分析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还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去年有个AI诊脉概念股,突然出了个与某三甲医院合作的新闻,股价开盘就涨。我当时用舆情宝一看,它的舆情评分虽然到了75分(正面),但评分曲线是突然飙升的,再看详细报告,发现合作协议里写的是意向性合作,没提具体金额和落地时间——典型的蹭热点,果然下午就跳水了。
除了看舆情,公司本身的家底也很重要。AI诊脉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大,要是公司财务不健康,根本撑不到产品盈利。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这点做得挺实在,它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这些维度单独评分,最后给个综合财务评分。我一般会避开那些近一年财务评分低于50分的公司,不管概念多火,财务底子差的,跌起来比谁都快。
对了,它还有个风口解读功能,特别适合看政策对板块的影响。比如上个月医疗AI审批加速的政策出来,我还没来得及翻新闻,舆情宝就直接推送了利好哪些细分领域的解读,连上游的算法供应商、下游的设备集成商都标出来了,省了我不少时间。
其实现在很多散户不敢碰这类题材股,就是怕踩坑。但你想啊,A股里真正能长期涨的,不少都是从新兴赛道里跑出来的。关键是得有工具帮你过滤噪音,找到真东西。对AI诊脉概念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评分可以看,先试试水,看看那些你关注的股票,舆情评分到底怎么样,财务健不健康。反正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觉得有用再考虑下一步也不迟。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不管是AI诊脉还是其他概念,投资从来不是赌大小。多花点时间研究公司本身,少听小道消息,再用对工具辅助,长期下来,赚钱的概率总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