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老股民朋友跟我吐槽,说现在用手机选股越来越费劲了。打开好几个APP,新闻、研报、股吧来回切,眼睛都快看花了,结果选出来的股票还是跌多涨少。说实话,我以前也有这毛病——手机屏幕就那么大,想看看公司最近有没有利空,得切到财经新闻APP;想知道机构怎么看,又得打开研报平台;偶尔刷股吧想看看散户情绪,结果多空观点吵成一团,越看越糊涂。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有时候看到一条业绩预增的利好消息就冲动买入,结果第二天公司就发了监管问询函,直接被套;或者研究半天财务报表,净利润、毛利率这些指标看着都挺好,却没注意到股东人数突然增加了20%,主力在悄悄出货。散户用手机选股,真不是不够努力,而是缺一个能把零散信息串起来、帮我们把看不懂变成看得懂的工具。
后来我试了不少手机选股工具,直到用了希财舆情宝的微信小程序,才算找到点门道。它不用下载APP,微信里直接搜就能用,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它能把一只股票的里子面子都扒清楚,还帮你做初步分析。
就说它的AI舆情功能吧,以前我看一只股票,得自己去翻新闻、研报、股吧,现在它直接把全网的信息都抓过来,包括公司公告、机构研报、甚至是龙虎榜数据,然后用AI分析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给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前几天我看一只消费股,评分72分,标签是正面,点进去看详细报告,里面列得明明白白:最近3天主力资金净流入5000多万,技术面MACD刚金叉,还有3家券商研报给了增持评级。虽然不敢说靠这个就能百分百赚钱,但至少心里有个明确的参考,不像以前全凭感觉猜。
还有个省时间的功能是AI研报。以前看机构研报,动辄几十页,全是专业术语,手机上看两行就想划走。现在它直接把研报核心观点提炼出来,比如公司新业务线营收占比提升至30%,明年有望超预期,或者毛利率受原材料涨价影响下滑5个百分点,需警惕Q4业绩压力。不用啃长篇大论,几分钟就能抓住重点,对我们这种用碎片时间看盘的散户来说太实用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工具是不是很贵?其实它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报告、研报解析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不用一开始就花钱。你想啊,与其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在各种APP之间切换,还不一定能抓准信息,不如花几分钟用工具先筛一遍,至少能避开明显的坑。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打开小程序,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有没有变化,扫一眼研报核心观点,再结合大盘情绪分判断当天要不要操作,比以前瞎折腾省心多了。如果你也觉得手机选股信息太杂、分析不过来,真可以试试。直接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用,先体验下用工具帮你整合信息、分析评分的感觉,说不定能帮你少踩几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