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人工智能股票板块怎么分析?把握5点避开投资雷区

梁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梁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说实话,我刚开始研究人工智能股票板块的时候,完全是两眼一抹黑。2023年那会儿,市场突然炒起AI大模型概念,我看身边人都在买,跟着追了一只沾边的股票,结果没几天就跌了20%。后来才知道,那公司所谓的AI业务不过是刚注册了个实验室,连产品影子都没有。这事儿让我明白,分析人工智能板块真不是看个概念就行,里面门道多着呢。

人工智能股票板块怎么分析?把握5点避开投资雷区

这几年研究下来,我发现普通投资者想在人工智能板块赚到钱,至少得跨过三道坎。第一道坎是信息太多抓不住重点。每天打开新闻App,不是某AI公司发布新模型,就是某部委出台产业规划,还有股吧里各种内部消息满天飞。你想啊,光是算力、算法、数据这三个产业链环节,就有上百家公司,每家公司每天都可能出公告、发研报,普通人哪有精力一个个看?我之前试过每天早上7点起来刷新闻,看到晚上10点,结果越看越乱,第二天开盘还是不知道该买谁。

第二道坎是真假消息难分辨。人工智能这东西技术门槛高,很多时候我们根本看不懂公司说的技术突破是真是假。比如去年有家公司说自研AI芯片性能超英伟达,股价直接翻倍,结果后来被专家扒出来,所谓的性能数据是实验室环境下的理想值,根本没法量产。这种伪科技公司,要是踩进去了,解套都难。

第三道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车下车。人工智能板块波动特别大,有时候政策一个小调整,比如算力补贴政策出台,上游服务器厂商股价能涨30%;但要是某公司被曝数据来源不合规,当天就能跌停。我2024年就吃过这亏,拿着一只人工智能应用股,本来盈利15%,结果没注意到它被监管部门问询用户数据安全问题,等看到新闻时已经跌到位了,利润全回吐不说,还倒亏了5%。

后来我才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说说,普通人分析人工智能板块到底该看什么。

首先得盯紧政策风向。人工智能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板块,国家层面的规划、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直接决定资金往哪个方向流。比如2024年7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落地,明确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那段时间做AI服务器的公司股价齐刷刷上涨。我之前因为没及时看到某市AI产业专项补贴政策,错过了本地一家算力公司的机会,后来肠子都悔青了。看政策不能只看标题,得抠细节,比如补贴覆盖哪些环节、资金规模有多大、申报条件是什么,这些都会影响相关公司的实际收益。

其次要分清技术进展是真突破还是炒概念。别听公司吹我们的模型参数有多少亿,重点看两点:一是有没有实际落地场景,比如AI医疗公司有没有和医院签合同,AI教育公司有没有学校采购订单;二是研发投入占比,真正搞技术的公司,研发费用率一般不会低于10%,如果一家公司说自己搞AI,研发费用率才3%,那大概率是蹭热点。

再者,产业链环节得捋清楚。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上游(算力、数据)、中游(算法、模型)、下游(应用),不同环节赚钱逻辑不一样。上游的算力芯片、服务器,受益于AI大模型训练需求爆发;下游的应用端,比如AI营销、AI金融,得看客户付费意愿强不强。我2023年犯过一个错,把上游的算力公司和下游的应用公司混在一起买,结果上游涨的时候下游在跌,下游涨的时候上游调整,账户里的钱来回坐过山车。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看公司基本面。就算概念炒得再火,最终还是要落到业绩上。去年有只AI+游戏的股票,股价翻了3倍,我研究它财报发现,AI业务营收占比才5%,主要收入还是靠老游戏,后来果然跌回了原点。所以看财报时,一定要看AI相关业务收入有多少,毛利率怎么样,别被营收增长的表象迷惑——要是增长全靠低价抢单,毛利率越来越低,这种公司碰都别碰。

不过说实话,上面这些点,单独看都不难,但要每天跟踪、整合起来分析,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真挺难的。我之前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刷新闻、看研报、逛股吧,眼睛都熬红了,还是经常漏掉关键信息。直到去年底,朋友推荐我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分析板块原来可以这么高效。

它最让我惊喜的是AI舆情功能。你想啊,咱们平时看信息,要么是刷新闻App跳着看,要么是在研报里大海捞针,根本没法系统掌握板块动态。但舆情宝能实时抓取全网关于人工智能板块的信息,不管是政策文件、行业研报,还是股吧讨论、机构调研纪要,全都能覆盖到。更关键的是,它不是简单堆信息,而是用AI大模型直接解读这些消息对板块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上个月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贴息贷款政策出台,我还在看新闻通稿的时候,舆情宝已经生成了报告,明确指出上游服务器厂商、光模块公司最受益,连逻辑都给你列出来了:贴息贷款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服务器订单增加→光模块需求上升。

还有个舆情评分曲线特别实用。它会给整个人工智能板块生成0-100分的舆情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市场情绪越好。去年10月那会儿,板块看着挺热闹,舆情评分却从75分掉到了52分,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赶紧减了仓,后来果然回调了15%。这比光看K线图靠谱多了——K线反映的是过去,评分曲线能帮你预判情绪趋势。

当然,工具再好也得自己试。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读这些功能的查看次数,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试试效果。你想啊,与其每天花几小时瞎琢磨,不如花5分钟看看AI整理好的报告,就算最后不开会员,至少能帮你避开伪科技的坑,这投入产出比怎么算都划算。

其实分析人工智能板块,说到底就是别被概念忽悠,别被信息淹没。政策、技术、产业链、基本面这几点把握住,再用对工具辅助,避开雷区的概率会大很多。如果你也想系统研究人工智能板块,不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试试,每天免费额度够用了;想跟着学更多板块分析技巧,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我平时整理的研究笔记都会发在上面。投资这事儿,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风险,你说对吧?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