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尾盘选股这事儿,我前几年踩的坑能装满一箩筐。那会儿每天收盘前两小时就坐不住,打开十几个网页,新闻、股吧、研报翻个不停,眼睛盯着K线图生怕错过异动,结果呢?要么是看到利好冲进去,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要么是犹豫半天没下手,眼睁睁看着股票尾盘直线拉涨。后来才慢慢明白,散户尾盘选股难,根本不是缺时间,是缺一套能快速过滤无效信息、抓住核心信号的工具。
为什么尾盘选股特别考验人?因为收盘前30分钟到1小时,往往是多空双方最后的博弈时段,资金动向、消息发酵、技术突破都可能集中在这里爆发。但对咱们散户来说,这时候最容易犯三个错:一是信息过载,新闻、研报、股吧评论满天飞,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影响股价的;二是节奏踏错,看到股价突然拉升就追,结果是主力诱多;三是没时间盯盘,白天上班忙,等有空看盘时,最佳介入时机早过了。
我现在尾盘选股的效率高了不少,每天花10分钟就能筛出重点标的,核心就是用对了工具——不是说靠工具直接选牛股,而是它能帮我把复杂的信息拆解成直观的数据。比如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我每天必看的就是个股的舆情评分和趋势曲线。它会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分析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给个0-100分的评分。像81-100分是强烈正面,61-80分是正面,这种股票近期市场情绪好,尾盘出现异动的概率就高。
光看评分还不够,得结合资金面。以前我自己查龙虎榜、主力资金流向,得一个个网站翻,现在舆情宝里直接能看到主力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比如最近3日净流入多少,有没有机构席位买入。前阵子有只股票,舆情评分85分(强烈正面),尾盘半小时主力资金突然流入5000多万,我当时就觉得有戏,果然第二天开盘就冲高了5个点。这种数据组合起来,比单一指标靠谱多了。
还有研报这块,以前看机构研报简直是折磨,一篇动辄十几页,术语又多,等我看完收盘都结束了。现在用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它会把研报核心观点提炼出来,比如综合评级买入目标价上涨空间20%新业务有望超预期,几行字就把关键信息说清楚了。上周有只消费股,舆情评分72分(正面),AI研报里提到机构近一周新增3家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比当前股价高15%,我结合它的舆情趋势曲线(连续3天评分上涨),尾盘轻仓进了点,现在还拿着呢。
说真的,散户选股最缺的不是技术,是信息差和时间差。机构有专门的团队分析数据,咱们没这个条件,但可以用工具缩小差距。比如舆情宝的公众号推送功能,我设置了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提醒,前阵子有只持仓股突发股东减持利空,下午2点半公众号就推给我了,赶紧在尾盘前减了仓,少亏了不少。不用整天盯盘,关键信息也不会漏掉。
可能有人会说,工具是不是很贵?其实还好,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舆情报告的查看次数,你可以先试试好不好用。像我现在用的会员功能,每天花的钱也就一杯奶茶钱,但帮我避开的坑、抓住的机会,早就值回票价了。毕竟炒股最忌讳的就是凭感觉瞎买,用数据说话,心里才踏实。
最后分享下我现在的尾盘选股步骤,你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调整:
第一步,打开舆情宝,在舆情选股里筛选强烈正面或正面评分的股票,重点看评分连续3天上涨的;
第二步,在这些股票里,看主力资金流向,选最近1日或3日净流入的;
第三步,打开AI研报,看机构综合评级是不是买入或增持,目标价有没有上涨空间;
第四步,扫一眼风险预警,避开有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类利空的股票。
整个过程下来,10分钟足够了。如果你也觉得尾盘选股难,信息太多理不清,不妨试试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用,先体验下用数据选股的感觉。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每日舆情报告和政策解读,对把握尾盘机会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