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八年的老股民,尾盘选股曾经是我最头疼的事。刚开始觉得尾盘波动小、风险低,想着捞个短线差价,结果踩过的坑能装满一箩筐——选了尾盘拉升的票,晚上就出利空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有时候看着股吧里热闹,跟风买了所谓的尾盘黑马,结果是主力出货,自己成了接盘侠。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尾盘选股不是瞎猜,得有实实在在的分析工具帮忙,不然凭感觉操作,跟赌博没两样。
说实话,散户做尾盘选股,最大的痛点就是信息不对称。机构有专业团队盯盘、分析数据,我们普通股民呢?要么盯着K线图发呆,要么刷着十几分钟前的新闻,等反应过来行情早就过了。就像上个月,我看中一只票,尾盘前突然放量上涨,当时心想机会来了,赶紧追进去。结果晚上复盘才看到,下午有篇研报下调了它的评级,只是我没及时看到。第二天一开盘就跌了5个点,割肉的时候手都在抖。
后来试了不少工具,发现尾盘选股的核心其实就两点:一是快速判断个股当下的市场情绪,二是确认有没有潜在的风险或机会。光看K线和成交量远远不够,得知道背后的资金动向、消息面影响,甚至机构的态度。这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稳定从尾盘选股里赚钱——他们不是比我们聪明,是比我们更早拿到关键信息。
我现在用的方法,是结合工具来缩小选股范围。尾盘时间紧,不能挨个看几十只票,得有个高效的筛选逻辑。比如先看整个市场的情绪,要是大盘情绪分低于50分,说明行情不好,干脆就不操作了。要是情绪还不错,再看行业板块,找当天舆情趋势向上的板块,比如最近的人工智能板块,连续三天舆情评分都在70分以上,这种板块里的个股就值得多留意。
具体到个股,我会先看两个指标:舆情评分和趋势评级。我用的工具里,舆情评分是0-100分,61分以上算正面,81分以上是强烈正面。尾盘选股我一般只挑61分以上的,评分太低的票,就算尾盘涨了,也可能藏着没爆出来的雷。趋势评级得是上涨的,毕竟尾盘选股做的是短期趋势,趋势向下的票很难有持续性。
光看这两个还不够,得确认资金是不是真的在进。工具里有个主力资金流向功能,能看到当天的净流入净额和龙虎榜数据。上个月选一只新能源票的时候,舆情评分75分,趋势也是上涨,但主力资金是净流出的,当时就犹豫了没买。结果第二天果然冲高回落,还好没入手。说实话,以前靠自己看龙虎榜数据,得一个个网站翻,等整理完天都黑了,现在直接在工具里看汇总好的数据,省了不少事。
当然,工具也不是万能的,得结合自己的判断。比如有时候舆情评分很高,但业绩面有问题,像营收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这种票就算短期情绪好,我也不会碰。这时候工具里的财务评分就派上用场了,它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盈利这些维度打分,近一年评分低于60分的,我都会直接排除。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工具肯定很贵吧?其实不用一开始就担心花钱。我现在用的这个,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评分查看额度,不用开通会员也能体验核心功能。我刚开始就是每天免费看3只票的评分,试了半个月,选对的概率确实比以前高了不少,才决定开通会员的。毕竟比起踩一次坑亏的钱,会员费真不算什么。
想试试的话,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评分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推送,不用整天盯盘,有重要消息会直接弹到手机上,这点对上班族来说特别实用。
尾盘选股说到底,就是跟时间赛跑,跟信息差较劲。以前靠自己瞎琢磨,十次有八次是错的;现在用工具把复杂的信息简化,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赚,但至少踩坑的概率低了很多。股市里赚钱不容易,能借助工具提高一点胜率,就已经赢过很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