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后台看到不少新手朋友问炒股里大家说的梭哈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词,顺便说说它背后藏着的那些坑,以及咱们散户到底该怎么避开这些坑。
先从字面意思说起,梭哈本来是扑克游戏里的术语,就是把手里所有筹码一次性押出去。放到股市里,意思也差不多:就是把账户里所有的钱,甚至借钱(加杠杆)全都买成一只或少数几只股票。说实话,我刚入市那几年也差点干过这种事,2019年的时候,听说某科技公司要发布新款芯片,当时网上全是国产替代行业龙头的声音,我手里正好有笔闲置资金,差点就全仓冲进去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后来才知道,那公司当时的研发进度根本没跟上,财报里的现金流早就出了问题,只是当时我没能力去扒这些信息。
为什么散户特别容易梭哈?我观察下来,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咱们普通投资者能接触到的信息,要么是滞后的,要么是片面的。比如看到某只股票突然涨了,股吧里全是要翻倍的帖子,新闻里也说行业政策利好,就觉得机不可失,根本顾不上看公司的负债高不高、主力资金是不是在悄悄出货。二是情绪化操作。尤其是看到身边人靠某只股票赚了钱,或者自己之前踏空了行情,心里一急就容易赌一把,想着这次一定要把之前亏的赚回来,结果往往是越急越错。
其实梭哈的风险不用我多说,稍微有点经验的老股民都知道。全仓一只股票,要是踩中雷了,比如突然爆个商誉减值、或者实控人被查,那真是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去年有个朋友,就是听信内幕消息梭哈了一只ST股,想着摘帽就能翻倍,结果公司直接退市,几十万本金打了水漂。这种例子在A股里真不少见。
那咱们散户怎么才能避免变成梭哈侠?关键还是得解决信息不全和情绪冲动这两个问题。我自己现在的做法是,不管多看好一只股票,最多只拿30%的仓位去买,剩下的资金要么分仓到其他标的,要么留着做备用。更重要的是,在决定买之前,一定要把这只股票的里子扒清楚——不光看表面的利好消息,还要看它的业绩实不实、有没有潜在风险、市场情绪到底怎么样。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我最近一直在用的一个工具了——希财舆情宝。不是打广告啊,是真觉得它解决了咱们散户的一个大痛点:平时没时间盯盘,也没能力去分析那么多研报和新闻,怎么快速判断一只股票值不值得买?它里面有个舆情评分功能,我觉得特别实用。每只股票都会根据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这些信息,生成一个0-100分的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近期市场舆情越好。比如我之前想入手某只消费股,一看舆情评分才35分,标签显示负面,再点开风险预警,发现它刚被监管处罚过,还有机构评级下调的消息,当时就果断放弃了。要是以前,我可能光看它涨了两天就冲进去了。
除了舆情评分,它的风险预警也帮了我不少忙。有时候咱们看到的利好,可能背后藏着坑。比如某公司发公告说签订重大合同,看着挺诱人,但舆情宝的风险预警会提示公司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存在减值风险,这种时候就算合同再好,我也会多留个心眼。毕竟,真要踩雷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工具只是辅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理性思维。别总想着一把梭哈赚大钱,股市里长期活下去的人,靠的都是慢慢积累,而不是赌运气。如果你也经常因为信息不全而纠结要不要入手某只股票,或者想避开那些隐藏的风险,可以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风险预警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体验下它怎么帮你分析股票的利好利空。觉得有用再考虑要不要开通会员,反正先试试又不亏。
最后再说一句,炒股就像开车,稳字当头。别总想着一脚油门踩到底,遇到弯道和红灯就得减速。分仓、看全信息、控制情绪,做到这三点,就算不能大赚,至少能少踩很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