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散户朋友的留言,问滚动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到底有啥不一样,明明都是市盈率,为啥数字差那么多?今天就用我10年的股票分析经验,给大家掰扯清楚这两个指标的区别,以及到底该怎么用才不会踩坑。
先说说滚动市盈率,也就是常说的TTM市盈率。这个指标是用公司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除以市值算出来的。打个比方,现在是9月,那它就包含了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二季度的业绩数据,完全基于已经发生的财务报告,所以数字是确定的,不会变来变去。我刚入行的时候,分析银行股、消费股这类业绩稳定的公司,基本就看TTM市盈率,因为它们的盈利波动小,过去12个月的业绩基本能代表现在的经营状况,参考性很强。
动态市盈率就不一样了,它是用当前股价除以分析师预测的未来12个月净利润算出来的。比如现在预测明年的净利润,那动态市盈率就基于这个预测值。问题来了,预测这东西,不同机构给的数可能差老远。记得前年有个新能源赛道的公司,A券商预测明年净利润10亿,B券商直接给到15亿,算出来的动态市盈率能差出30%,你说散户该信哪个?所以动态市盈率的波动往往很大,尤其是在高成长行业,业绩预测经常变脸。
你可能会问,都是市盈率,为啥要分两种?核心区别有三个。第一,数据来源不同:滚动市盈率用的是历史财报数据,是过去时;动态市盈率用的是未来预测数据,是将来时。第二,时效性不同:滚动市盈率反映的是过去的业绩,有点滞后,比如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增,但TTM里还包含去年四季度的低基数,可能没法及时体现;动态市盈率能提前看到未来的预期,更前瞻,但前提是预测得准。第三,稳定性不同:滚动市盈率因为是历史数据,除非财报更正,否则不会突然大变;动态市盈率就难说了,一旦公司业绩预告不及预期,或者分析师下调预测,数字可能一下子跳很高,去年有只半导体股就因为分析师集体下调盈利预测,动态市盈率一周内从30倍飙到50倍,不少散户看到低市盈率买入,结果直接被套。
那平时分析股票该看哪个?说实话,得看公司类型。如果是业绩稳定的蓝筹股,比如消费、公用事业这类,滚动市盈率(TTM)更靠谱,因为它们的盈利增长平稳,过去12个月的业绩基本能代表未来趋势。就像我去年分析一只白酒股,TTM市盈率一直在30-35倍波动,对应它15%左右的年增速,属于合理区间,拿着就很安心。但如果是科技、新能源这种高成长行业,光看TTM就容易错过机会,这时候就得结合动态市盈率,比如某只AI股,TTM市盈率100多倍看着吓人,但动态市盈率对应明年50%的业绩增速,算下来PEG小于1,反而有潜力。
不过说实话,我刚做股票分析的时候,自己算这两个市盈率真的头大。得从财报里扒净利润数据,再查市值,手动算TTM;动态市盈率更麻烦,得找好几家券商的研报汇总预测,经常算到半夜,还容易出错。后来用上工具才发现,效率能提一大截。就像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它的AI财报功能会直接把这两个市盈率算好,还会结合公司的财务评分和AI估值,告诉你当前的市盈率是高了还是低了。
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看到某只股票动态市盈率很低,以为捡到宝,结果买进去才发现是分析师预测太乐观,业绩出来根本没达到,市盈率一下子飙升,被套牢。这就是只看动态市盈率的坑。而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经营盈利能力等6个维度分别评分,再结合业绩预测算估值。比如上个月有只医药股,动态市盈率看着只有20倍,但舆情宝的财务评分里收益质量一项只有45分(满分100),提示净利润里有不少政府补贴,扣非后实际盈利没那么高,相当于帮你给预测数据打个可信度分,这样判断市盈率合不合理就靠谱多了。
而且它不光算市盈率,还会告诉你未来有多少预期上涨空间、什么价位是安全买点。我上周帮一个老学员分析股票,他看中的那只股TTM市盈率35倍,行业平均是40倍,他觉得低估想入手。但我用舆情宝一看,AI估值显示结合财务评分和业绩预测,当前股价已经高估10%,安全买点在15元以下,现在股价18元,果然没几天就回调了,他多亏没冲动。
说实话,散户自己研究这些指标真的挺费劲,数据分散在财报、研报、行情软件里,计算复杂,还容易被单一指标误导。不过现在不用愁了,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的舆情解析和研报解析额度,你打开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看看它是怎么把市盈率和财务数据结合起来分析的。低成本就能提高分析效率,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毕竟咱们散户炒股,不就是图个省心又靠谱嘛。
最后提醒一句,不管是滚动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都只是分析工具,不能单独拿来做决策。结合公司的舆情趋势、行业动态一起看,才能更全面。想每天收到最新的舆情报告和估值分析,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啥问题随时后台留言,我会尽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