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同花顺里存了那么多自选股,换手机或者想在其他地方看的时候,怎么导出来方便管理?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折腾过好几次,一开始在设置里翻半天找不到入口,后来摸索出规律,其实步骤很简单,今天就把我的实操经验分享出来,顺便聊聊导出后怎么让这些自选股发挥更大作用。
先说怎么导出,总共分三步,不管你用的是手机版还是电脑版,思路都差不多。以手机版为例,打开同花顺APP,先点底部自选,进入你存股票的页面。然后看右上角,有个齿轮状的设置按钮,点进去后找自选股管理,里面会有数据同步或者导出自选股的选项,不同版本 wording 可能有点差异,但意思都一样。选导出后,一般会让你选导出格式,推荐用Excel,方便后续编辑。最后选好保存路径,比如存到手机相册或者发送到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搞定。电脑版更简单,在自选股页面右键点空白处,就能看到导出自选股,跟着提示走就行。
不过导出只是第一步,我之前导出后看着一长串股票代码,反而更头疼——这些股票里,哪些最近有机构在调研?哪些财务数据突然变差了?哪些舆情评分在悄悄走高?光靠眼睛看K线图根本分不清。记得去年有次导出了30多只自选股,挨个去搜新闻、翻研报,花了整整一下午,结果还漏掉了一只个股的股东减持公告,差点踩坑。后来我才发现,光管理自选股列表没用,关键是怎么高效分析这些股票的质量。
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解决了这个大麻烦。你导出的自选股列表,不管是Excel还是文本格式,都能导进舆情宝(如果是微信小程序,直接手动添加到自选股也行),然后在个股对比里一次性选5只,就能看到它们的舆情评分、财务健康度、机构评级这些关键数据。比如上个月我对比手里的几只消费股,有两只舆情评分都是70多分(正面评级),但财务评分差了20分,仔细一看才发现其中一只的资产负债率突然升到了75%,风险预警提示里标了偿债能力减弱,这样一对比,留谁舍谁就很清楚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数据自己查也行啊?但散户哪有那么多时间。我之前每天花两小时看盘,还要翻股吧、研报,经常看到半夜,结果第二天开盘还是抓不住重点。现在用舆情宝,每天免费额度里能看3次舆情报告和机构研报解析,打开自选股的舆情评分曲线,最近一周是涨是跌一目了然;财务评分直接拆分成偿债、盈利这些维度,不用自己算ROE、毛利率。最实用的是风险预警,像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种坑,它会提前标出来,比自己盯着公告靠谱多了。
当然,免费额度肯定不够深度用,比如想同时对比5只股票的估值空间,或者看详细的主力资金流向,就得开会员。但说实话,比起每天花几小时盯盘还可能踩雷,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我自己算过,去年靠舆情宝避开的那只减持股,要是当时没及时清仓,亏损比一年会员费还多。现在每天早上花10分钟在小程序里刷一下自选股的舆情报告,哪些该留哪些该减,心里有数得很。
对了,导出的自选股别只存在文件夹里吃灰,试试用舆情宝的策略选股功能跑一跑。比如你导出的都是新能源板块,就在策略里选行业=新能源+舆情评分>60+财务评分>70,系统会自动帮你筛出符合条件的,比自己一个个看高效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散户炒股难就难在信息不对称,机构有专业团队分析,我们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但现在有工具能把复杂数据简化,比如舆情宝每天免费刷新的舆情解析和评分,花几分钟看看,至少能避开大部分明面上的坑。想试试的话,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行,不用下载APP,每天的免费额度够新手入门用了,觉得好用再考虑开会员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