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美联储加息的时候,美元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我刚接触股市时也踩过坑。一开始我以为“加息=美元涨”是铁律,直到2023年有次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美元指数反而跌了0.5%,当时我才明白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就结合这些年的观察,聊聊这个话题。
先从最基础的逻辑说起。美联储加息,本质是提高美元的“借钱成本”。当美元存款利率上升,全球资本会更愿意把钱换成美元存到美国银行,或者购买美元资产,这时候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增加,按照供需原理,美元自然有升值压力。比如2022年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那轮周期里美元指数从95涨到114,就是典型的“加息推升美元”案例。
但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预期”比“实际加息动作”更重要。举个例子,2023年5月那次加息,市场早就提前两个月通过美联储官员讲话、点阵图等信号,预判到会加息25个基点。等到真正宣布时,反而出现“买预期卖事实”的情况——之前押注美元上涨的资金获利了结,美元指数当天就回调了。所以判断美元走势,不能只看“加不加息”,还要看加息幅度是否符合市场预期,甚至预期是否已经提前兑现。
另外,美国经济本身的“底气”也很关键。如果加息是因为美国经济过热、通胀高企,说明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这时候加息会强化美元的吸引力,美元容易升值。但如果加息是为了应对滞胀(经济停滞+通胀高企),市场可能会担心加息会进一步拖累经济,反而会抛售美元。比如20世纪70年代美联储为了压通胀大幅加息,但当时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美元并没有持续走强。
作为A股投资者,我们更关心的是美元走势对市场的影响。比如美元升值时,人民币汇率可能承压,北向资金(外资)可能会从A股流出,尤其是那些外资重仓的消费、新能源板块容易受到冲击。而美元贬值时,外资可能回流,这些板块又可能迎来修复机会。但具体哪些板块会受影响,影响逻辑是什么,普通投资者很难快速理清,这也是我之前经常头疼的问题。
直到今年希财网新上了“希财舆情宝”,我发现它的“风口解读”功能正好能解决这个痛点。比如美联储加息这种国际新闻,属于典型的“风口事件”,舆情宝的风口解读会直接分析:这个事件对美元的影响逻辑是什么,进而哪些A股板块可能受益或受损。像之前美联储释放加息信号时,舆情宝就解读出“美元可能走强,利空出口型企业(因为产品海外价格竞争力下降),利好进口型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还会列出具体的影响逻辑和相关板块,不用自己去翻各种分析报告,省了不少时间。
当然,风口解读只是舆情宝的一个功能,我平时用得最多的还是它的免费额度——每天可以刷新几次风口解读和舆情报告,不用花钱就能看到基础分析。如果想深入看财务评分、AI估值这些功能,才需要考虑会员,不过会员价格页面有详细套餐,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投入产出比还是挺划算的。对这类国际事件影响感兴趣的朋友,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还会推送提醒,挺方便的。
回到美元走势的话题,总结一下我的经验: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势的关系,核心要看“预期差”和“经济基本面”。不能简单记结论,要结合当时的市场情绪、其他央行政策(比如欧央行是否同步加息)等因素综合判断。对A股投资者来说,关键是通过这些宏观变化,找到可能受影响的板块逻辑,这时候借助工具提高效率,比自己埋头研究要靠谱得多。